• 45阅读
  • 0回复

木偶片“好兵帅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21
第8版()
专栏:

  木偶片“好兵帅克”
  江纹
前几天,看了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制片厂出品的木偶片“好兵帅克”,觉得非常有趣。
“好兵帅克”是根据作家哈谢克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原书中附有拉达的插画,真是图文并茂。正因为如此,要把它改编拍成电影,是很不容易的事。
观众的眼睛本来就是很严格的,如果观众事先又是一位读者的话,那眼睛的要求就更严格了。把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那是十分复杂的工作。要把原作中的人和事压缩为不到两小时即可看完的故事,要把用几千字描写过的风景再现于一刹那,要使曾经细致地描写过的人物只在银幕上出现两秒钟,并且能给人十分深刻的印象,此外还需力求画面构图的美丽、好看等等。但是看过木偶片“好兵帅克”以后,觉得它对原著提炼得很合适。观众和读者虽同是一个人,也不会觉得这部影片与原作有什么矛盾。文学作品和木偶片显出了各自的特色。
著名的儿童画家伊尔齐·特仑卡是这部影片的编导,同时也是片中所有角色形象的塑造者。他根据自己在儿童绘画上的可贵经验和对原著的精密研究结果,适当地运用了木偶的造型和表演上的特性,完美地把原著精神体现了出来。
假若把木偶片和原著互相对照,便会发现二者是不尽符合的。如帅克和杜勃少尉在车站上看到满载着自己部队的飞机残骸的军用列车时的对话,少尉爬在车厢顶上用望远镜窥查帅克向犹太人购买私酒的场面等,影片中都有所增删。但这样处理不但无损于原作,而且凸现了原作的真实和木偶戏剧的特点,使我们看到的情节更活了,娱快性更强了。
这种以再创造的手法,突出了原著精神的例子,我们还可以在另一些有趣的场面上看到。比如,帅克正在煞有介事地谈到过去一个什么人的什么事的时候,画面上就出现了一幅单色单线的、平面的活动卡通来。由于这种平面单调的较为夸张的画面的衬托,就加强了木偶活动的真实感。
在角色形象的塑造上,影片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个角色,包括脾气最坏的大胡子警察局长在内,在艺术家特仑卡的创造下,都变成一个个具有个性的可爱的玩具,使人在未接触到他们的表演艺术之前,就爱上了他们,因而产生了一种有利于加强戏剧效果的气氛。这使我们深深地感到,木偶角色的造型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前些日子,和一位捷克斯洛伐克朋友谈起木偶片“好兵帅克”时,他说我们的“西游记”也同“好兵帅克”一样受欢迎,问我为什么不向制片家建议,把它也像木偶片“好兵帅克”那样一章一回地拍出来,并且告诉我这种办法是多么及时而又经济。我十分赞同这个意见,我觉得我们的确缺少像“好兵帅克”这样有趣的电影。(附图片)
  “好兵帅克”之一镜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