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李蒸的发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22
第2版()
专栏: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李蒸的发言
在本届大会开幕前听了毛主席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分析和指示,李富春副总理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的若干问题的说明;在大会开幕后又听了周总理关于访问亚洲和欧洲十一国的报告和陈云副总理关于市场状况和增产节约的发言,我个人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许多的知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增加了无比的信心,这充分说明了本届大会的重要性。现在我愿就当前教育问题提出几点意见:
各级学校学生成倍增加数量质量形成严重矛盾
解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拿1949年同1956年比较一下,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生人数从十一万六千人增加到三十八万人,中等学校的学生数从一百二十六万八千人增加到五百八十六万人,小学学生数从二千四百三十九万人增加到五千七百七十多万人,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各级学校都有三倍到五倍的发展,这是解放前不可想像的。去年下半年我到广东视察,了解一些教育情况,仅就广东一省来说,1956年比1955年小学生增加了六十余万,比1949年增加了147%,初中学生增加了八万多人,比1949年增加了170%,高中学生增加了二万多人,比1949年增加了442%,这也说明了去年一年教育事业更是突飞猛进。
由于学校和学生人数大量增加,产生的困难也是很不少的。因此,在教育上目前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最严重的就是需要与可能的矛盾,和数量与质量的矛盾。另外,我们发现教师和学生的负担还是很重的。由于负担重也就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健康情况,一般来说,都是不很好的。由于学校扩大了招生名额,学生录取的标准降低了。由于师资不足,不得已采取了逐级提升的办法,师资的质量也降低了。再加上校舍和教学设备不能适应教学的要求,教学工作就难免粗枝大叶了。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减轻师生过重的负担,首先要考虑教学上有关的各种具体条件,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只看见需要没有注意到可能,就盲目地追求数量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教育上的基本问题。怎样才能做到呢?首先就是要具备必要的教学条件,也就是大学一定要具备大学教学的条件,中学要具备中学教学的条件,小学要具备小学教学的条件。这些条件是些什么呢?最重要的是合格的各级学校师资。现在许多大学低年级的教学大都由助教或讲师担任,在这方面就不能算是具备了条件,或者可以说是不合乎规格。中学的教学由小学提升的教师来担任也不能算是合乎规格。当然,其中也有合格的助教能担任大学一年级的某科目的教学,优秀的小学教师提升到初中能胜任个别科目的教学,但这是极个别的。我们希望大学学生初进大学就能够身受教授或副教授的教诲,这不但在知识上给学生一个踏实的基础,而且在人格陶冶方面给学生极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师资条件不具备的学校宁可不多收学生。当然,这是与国家的需要有矛盾的,可是教育是不能够廉价得来的。我们在多次教育座谈会上听到反映,近年来有许多大学毕业生到了工作岗位上还要补习基本课程,这岂不是浪费么?除了合格的师资之外,还要有必要的物质环境和教学设备。在这方面许多学校也是很欠缺的。我们看到很多学校的图书、仪器很不够,教室、宿舍过分的拥挤,课外活动场所没有,生活条件很差。国家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过程中还不能足够地支付教育经费,学校的物质条件还不能很快的得到满足。虽然在这方面是可以用勤俭办学和精打细算的办法维持下去,但是最低限度的物质设备还是必不可少的。
充实师资加强教学力量尽量发挥教学设备潜力
以上所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知道许多学校是可以具备的。如果能进一步发挥教育界的潜力,现在条件欠缺的学校也可以很快地补充起来。就师资来说,据各方面反映还有很多安排不当的情况,许多有专门学识的老教授几年来都没有开课,许多大学教授和中学教师年龄还不算太老,精力也还充沛,就令其退休了。听说机关里边也还有许多无事可做的知识分子。在知识分子劳动就业登记中和民主党派联系的社会人士中有许多学有专长的人还没有被使用,在他们感觉爱国不落人后但是有心无力无事可做的苦闷,在国家也是很大的损失。许多人可以说是合格的中、小学教师,甚至可以当大学教授,但是还在置诸闲散。这一大批人,如果国家加以培养利用和适当安排,是可以大大发挥潜力的。
在各级学校现有的物质设备方面,据调查也还有许多使用不当甚至搁置不用的情况,尤其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之后,很多图书仪器尚未能得到合理的调配使用。如果加以调整,一定也能发掘出很大的一批潜在力量来。同在一个地区的高等学校对于图书仪器是可以订出一种联合使用的办法的。解放后,各大学经过院系调整,已经不是解放前那样派系林立了,在党和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高等学校在教学上分工合作是不会有多大困难的,我相信我们在教育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没有尽量的发挥,如果现有的力量能够发挥出来,教学的质量一定能够大大的提高。教学质量能够逐步提高,师生的负担也就能够逐渐减轻,因为保证教学质量的条件具备之后,许多不必要的工作可以不做了,许多人力、物力的浪费可以减少了,换句话说,所谓减轻负担就是减轻额外的负担,一切都按规格办事,无论大学、中学、小学都有一定的合理的教学要求,只要不超过或者能够满足必要的要求,那末所谓负担就是应有的负担,就不会再有负担过重的问题。
另外,我也谈一谈今年暑假许多学生不能升学的问题。这的确是一个严重问题。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毫无办法的,只要政府、学校和社会人士大家群策群力想尽一切办法,不能升学的人数是可以大大缩减的,如杨亦周委员谈到的全部实行二部制就是一个办法。师资困难可以由社会知识分子中选拔。也有许多人谈到奖励私人办学,是值得考虑的一个办法。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也可以酌量多收一点学费,在大学方面我在广州接触过的几个学校大都有条件可以招收超过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名额的学生。在招生方面现在学校还是有很大潜力可以发挥的。希望高教部、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厅局再进一步了解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同学校当局商酌一下,如果有条件,还是可以多招收些学生,有条件升学的学生,是不应当让他们废学的。当然,照去年那样扩大招生名额是不可以的,主要的方针是实事求是地来解决学生升学的问题。
以上意见都是很不成熟的,敬请各位指正。(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