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消除成见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石筱山的发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22
第2版()
专栏:

  消除成见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石筱山的发言
我完全同意周总理和陈副主席等所作的报告。这次大会开幕之前,在扩大最高国务会议上,听到了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重要指示,使我能明确分清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在思想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感到非常兴奋。
我现在就中医中药问题,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和肤浅的意见,是否恰当希望各位加以指正。
  第一、中医内部的问题
我自开业以来,从数十年的过程中所看到,不可讳言,情况是复杂的。解放以前,中医学术是不易统一的,你有你一套,我有我一套,于是产生了所谓“医经家”、“经方家”、“时方家”、“中西汇通家”。虽然“四家”各有其一面的优点,然而总究倾轧攻讦的机会较多。在偏面发挥的情况下自身也暴露了不少弱点。
如“医经家”自己喜欢说某些地方一定是道教的思想。内经素问大致可以决定是战国至西汉时的作品,道教是东汉张道陵开始才有的,我不知道西汉以前的作品,何以会受东汉道教影响,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毋怪要给他家说成“玄学”作为被攻讦的对象了。
“经方家”的伤寒论分六经,有特别强调和内经无关,只袭其名而已,不能用热论来解释。我虽然不够领会伤寒论的精神,然而我翻了翻伤寒论的白文,看到六经各篇中有“针足阳明”、“刺期门”等,我想针刺也是“随症治之”的方法,足阳明和期门不知道和经脉有没有关系,假使是有关系的就不单只袭其名了。“时方家”的温病条辨中尽多是桂枝汤、白虎加人参汤、栀子豉汤、大承气汤等经方,难道温病条辨中的桂枝汤和伤寒论里的桂枝汤有两样吗?如果没有两样,那末古方不能治今病之说不攻自破。
“中西汇通家”说三焦是纲油或淋巴腺或者尚有可原,驯至一切都以西说为主,单单采用中药治病,因此汇通的意义像大海里捞针了。
能成“家”固然是好事,像金元四家的争鸣,各有各的发明各有各的创造。不应该死执一面,形成割据。互相攻讦,于事无补,好事就变了坏事。解放后,王斌思想得到批判,中医铁树开花,重又抬头,中医过去的不少好处陆续在发掘出来,而历史条件所造成的“四家”不免有些夹杂其间。因此,中医内部不但理论上有争执,临症时就更多差别。中医过去是一盘散沙,同时又将被淘汰,自然不觉得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究竟那一个是对或不对;于今在同一目标下,就产生了各搞各的不能一致,病态百出影响了中医内部的团结。虽然也知道各执己见、互相排斥是错误的,毕竟这种错误至多停留在认识阶段,没有推前一步,这是大大的辜负了党对中医的关心。做一个中医的我太觉置身无地了,为此,要求全体中医界必须消除成见,不可割断任何一个环节,全面的来温习祖先交给我们的许多遗产,使祖国医学破镜重圆不再分裂,保持它的完整性。
 第二、中西医的交流问题
现在我就以伤科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中西医之间的交流,有下面三种情况:
1、中医固有的学术,目前西医尚未具备的,中医应尽自己所能忠实的介绍,如伤科内伤的处理和它的理论基础怎样,何以一千多年前已有,至今还存在,并已深入民间,我已在上海第一医学院陆续作过很多次的推荐给西医同道参考,备其未备,希望西医同道考虑接受或批判。
2、中医没有而西医所具备的技术,如X光摄片,在骨折脱臼发生的复杂情况下,如确有必要,可以借重X光摄片帮助诊断,也是备其未备,为了对人民健康负责,我想是可以的,但应该注意的不要滥用中医所未备的技术,反致造成浪费。
3、中医有西医也有,而可以结合,或通过研究可以结合的,如伤科中应用骨骼等的名称和部位,如中医叫颧骨,西医也叫颧骨,不用说明,就知道是一样的。中医的膝盖骨和西医的髌骨,我们只消想一想就能知道。中医的膝盖骨是两块,西医说髌骨也是两块;中医的手掌骨是十块,西医的掌骨也是十块,完全一样。要通过研究的,譬如中医说“筋膜”是西医的什么,只稍加说明也完全可以了解。就此而论,中医和西医结合是完全可能的;但必须避免随便附会,以致有不必要的争论。
于此,我认为中西医的学术交流,在具备一定的有利条件时,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只要中西医能紧密团结在一起,互相诚意交流,虽然理论体系容有不同,渐渐会取得一致的。
 第三、节约使用中药问题
中药是中医所掌握治病救命的有效武器。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广大人民的生活已逐步提高,于是中药的消耗量也颇惊人。然而其中也有浪费的现象。当我看到1957年2月17日解放日报“自己不掏腰包,浪费公家钱钞,有些病人糟蹋中药”的消息,就觉得非常感触。使我们要提倡节约使用中药的意义,更来得深长了。就拿人参熟地来说,大家知道是补药,但中医使用这二味有时可以当作救命药。因为大家要用人参熟地来调补,以至人参缺货熟地断档,在紧要关头,要用时反而没有东西用。当然有必要用人参熟地调补时是可以用的,问题在有时可以不用人参熟地来调补的,病家也要求用人参熟地来补,这样大量“糟蹋”,造成了缺货断档。其他常用药的所以供应紧张,也大都是发生在可不用而滥用上。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求各单位协助,替病人讲理,一方面我们中医也要自己善于掌握,尽量把不必要用的中药节省下来。同时对中药的来源问题,希望有关的领导机构,对药农生产上大力的鼓励和支持,这也是主要的方面。这样不但符合增产节约的原则,还可以替国家省下许多财富,而在急需时也可以救了病人的许多生命,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最后,谨祝大会胜利成功,各位委员身体健康。(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