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盛康年说 提倡市民办私塾 是解决学龄儿童入学的一个可行办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22
第4版()
专栏:

  盛康年说
  提倡市民办私塾
  是解决学龄儿童入学的一个可行办法
我完全同意周恩来主席的“关于访问亚洲和欧洲十一国的报告”。拥护陈云副总理发言中号召全国人民与政府通力合作,进行一个巨大的增产节约运动。建议本次会议作出决议,积极响应,协助政府把这一运动深入展开。
我现在就及龄儿童的入学问题,发表一些意见。
解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有了飞跃发展,国民教育也有迅速增长,儿童就学数字大大增加。但是由于旧中国的底子太穷,同时,解放后人民生活有了改善,出生率有了积极的增加,因之国家今日的情况,还无法把所有的儿童都能及时入学。今年的及龄入学儿童,正是解放后第一年所生产的。据估计不能入学的数字将达40%。转瞬暑期,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不过,这些儿童多数是在农村,虽不能及时入学,却还可以参加一定劳动。问题严重的恐怕还是在城市。城市居民,居住房屋狭小,这些六、七岁儿童如果不入学受教,不仅荒废光阴,而且任其街头闲荡,极易受上一些不良影响。也是做父母的一种精神负担。但是国家在目前和以后若干年内,既是无法解决这些儿童的全部入学,那么怎样来增加一些补助教育以减轻这方面的压力,是值得我们大家考虑的。
我不是研究教育的,也不是搞这一项工作的。从外行人来看,以为:通过城市基层的居民组织和党派、团体以及私人在里弄或大楼中普设补习班,确切些说,是新的私塾,运用失业知识分子,和受过相当教育而比较有时间的家庭妇女来担任教师,给儿童以语文、算术的启蒙教育,不失是一个办法。
这样做,不仅解决了一部分儿童的受教育问题,而且也给急于就业的知识分子,包括本届毕业的无法升学又无法就业的高、初中毕业生,开一条路。并且这也是使这些朋友可以切实地为国家贡献一些力量,更在工作的实践中,锻炼自己,教育自己。
当然,这里还存在着问题。首先是经费问题。我认为这些私塾除了房租薪水水电等以外是没有什么大开支的,可以说是因陋就简的办学。开支既少,经费就容易解决。第一是学生的学费(当然收费是不宜大,而且最好按月付,以减轻家长负担)。第二是主办单位募集一部分。像居民组织主办的向生活较好的住户劝募一些,党派团体主办的向自己成员劝募一部分或由自己福利费等拨付一部分。国库大概可以勿必负担。其次是房屋问题。城市房屋是紧张的。但这些私塾只要一间客堂、厢房,甚至亭子间都可。能容纳二、三十人的固好,只能容纳五、六人也可。能全租的最好,只能借半天的也无不可。这样低的要求,房屋虽是紧张,不会没有办法的。
像上海那样城市,每条里弄,每座大楼都有一个或二个那样的私塾,一千个私塾不会是过高的估计。平均以二十人计,那么就能收二万人。假使上下午二班的话,就可使四万个孩子受到一些教育了。如果每所私塾有一位语文教师一位算术教师的话,也就解决了二千人的就业。
但是这样一件新的事情,要普遍设立,又要群众自觉自动来搞,没有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推动与支持,是办不通的。因此政协各级地方组织就应积极发挥作用。我建议政协各级地方组织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来宣传、推动、组织这项工作。要组织力量经常到这些私塾去了解视察。这样,不仅协助教育当局来加强领导监督,并且一定会引起人们对这些私塾的重视,加强家长们的信心,大大鼓舞这些教师们的积极性,从而使得这些私塾发挥最大的效果。
另外,政协各级地方组织还可以组织一部分时间较多的委员和各民主党派的成员来具体参加这项工作(包括担任教师),这也是帮助这部分同志更多地为国家作出贡献,更好地在工作中提高自己。
以上意见,都是外行人说的外行话,究竟是否妥当?有无一分可采之处?敬请各位委员指正,并盼有关方面加以考虑!(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