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分等论级 少用棉花 多织棉布 各地棉纺织厂克服困难后产量增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23
第2版()
专栏:

分等论级 少用棉花 多织棉布
  各地棉纺织厂克服困难后产量增加
本报讯 上海、郑州、重庆等市和陕西、河北、安徽等省的棉纺织印染厂,在原棉不足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措施,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节约用棉,增加产量,因而克服了原棉供应不足的困难,为国家创造了财富。
上海市各地方国营、公私合营棉纺织厂增加生产的主要方法是,充分利用有限的棉花增产纱布。3月份起,各厂根据纺织工业部门决定把各类棉花分别使用,适当多纺一些外观质量较差的二级纱织布,尽量利用次等级的原棉和纺纱下脚,估计今年可多生产六十万匹棉布,一年可为国家创造五千万元的财富。
郑州国棉二厂在增产节约运动中,经过普遍发动群众,厉行全面节约,加强了技术管理和对工人的政治思想教育以后,1、2月份每件纱平均用棉量已降低到三百七十八点五二市斤。比去年同期用棉量降低了六点一斤。共为国家节约原棉一万二千八百多斤,而产品质量也有所提高,仅二十一支纱全部达到上等一级,三十二支纱除完成了一等一级品率的计划外,其中并有58%达到了上等纱的质量。
重庆六一零厂在贯彻十五项增产节约措施中,仅2月份就节约原棉一万一千多公斤,能织二千一百多匹布。
陕西省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近十万担低级原棉进行生产,采用了按照产品用途进行分类,制定不同品种不同用途的不同混棉,贯彻了优棉优用,劣棉劣用的方针,因而改变了过去不根据产品用途来安排生产的情况,减少了棉、纱、布相向运输所带来的浪费。这样今年可增产棉布一亿一千多公尺。
河北省纺织管理局根据今年原棉的供应情况,最大限度发挥原料的利用率,开发新的原料资源,并根据商业部门的意见,适当地调整了产品品种,全省各国营棉纺厂全年就可增产棉布一千三百万公尺。石家庄大兴纺织厂1、2月份纱布质量都完成了计划,并节约原棉一万零九百多公斤,节约原纱八百八十余公斤。
安徽省芜湖纺织厂和安徽第一纺织印染厂,为了克服原材料不足的困难,在减少损耗,提高出品率,改变产品规格等以达到增加产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芜湖纺织厂由于减少损耗和提高出品率,1、2月份共节约原棉三万六千多斤,每件纱的用棉量平均比国家计划低六点六五公斤。安徽第一纺织印染厂将二十一支纱分别改为二十二和二十四支纱,在保持布的长度和宽度不变的前提下,每织一千公尺棉布就可节约原棉八点六公斤。
从以上各省市棉纺厂增产的事实,充分说明了纺织部门是有“油水”的,虽然原棉不足,只要能想办法,同样可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