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红色医务学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23
第8版()
专栏:

红色医务学校
  傅连暲
1931年下半年,中央根据地已经巩固,过去曾经和白军几次易手的汀州,也稳定地被红军控制了,成了中央根据地的一座大城市。那时,福音医院实际上早已变成了红军医院,经常住满红军的伤病员。只是为了到白区购买药品、订阅报纸的便利,还保留着教会医院的名称。
1930年红军第十二军军长伍中豪同志患了急性肺炎,正在医院里治疗。每天上下午,毛主席和朱总司令轮流来看他。有一天毛主席问我:“开办这样一所医院,每月要用多少钱?”我告诉他除原有基础外,每月只要补助二、三百块钱。
他笑着说:“才需要这几个钱吗?我们可以自己办。将来,我们还要去北京办大医院哩。”他接着又告诉我红军的卫生情况。
那时红军因为战斗频繁,伤员增多,加之南方气候炎热多雨,疟疾、痢疾、脚部溃疡,是部队最常见的疾病,而且蚊虫特别厉害,被咬之后就红肿溃烂。部队中医务人员非常少,远不能满足需要。
毛主席望着我的眼睛和蔼地说:“傅医生,你不但自己做医生,还要替红军训练些医生才好。”
当时听了毛主席的话,我没有马上回答。大概主席很快就看出了我的心思。当我正在低头沉吟的时候,耳边忽然又响起了毛主席的声音:
“懂多少就教多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他的声调是这样温和而且坚定,那样准确地一下就揭破了我心头的顾虑。我的眼前顿时豁然敞亮了——我立刻觉得信心有了,办法也有了。我说:“好吧,我一定尽力去做!”
原来中央已经作出决定,要开办一所中央红色护士学校。主席和我谈过话后,就立刻通知江西、福建两个省政府,要各县挑选政治上可靠的有点文化程度的共青团员到汀州来。
学员很快就集中了,一共六十名,男女各半。从红军中调来三个残废的干部,一个担任校政治委员,两个担任政治指导员。1931年底,学校就开学了,校址设在汀州城内的万寿宫(江西会馆)。
这批学员虽然是挑选来的“知识分子”,其实文化水平还是很低,最多的也只识几百字。因此,每天除了学业务外,还特地请了地方上的一个教师来教文化。讲课时,我念一句,他们才能跟着念一句;念了以后,还是不懂。我心想:“这样学下去,六个月能学到些什么呢?”
一天晚上,毛主席特地来看看学员们。我顺便把这些情况向他汇报了一下。
毛主席安详地回答我说:
“挑部队最常见的病来教,挑部队最常用的药来教:讲不懂,就做给他们看。”
就是这么简单扼要的几句话,却立刻解决了我好几天来的苦恼。原来我还是按照陈旧的那一套公式来要求的,这当然不能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我从主席这几句话中,体会到一种革命的精神。他既指出了教学方针,又指出了教学方法。我高兴得连忙告辞他,从头考虑了一下我的教案。于是,确定每天上两次课,临床实习两次。讲课中遇到疑难问题,同样通过实际动作来说明。例如讲注射方法,就拿注射器在课堂上当面注射一次,果然学员们很容易就学会了。
学员们住在万寿宫内的破败的房子里,睡的是稻草地铺,穿的是从家里带来的便衣,吃的是糙米饭,因为白军长期封锁,没有盐吃,都是用酸菜、辣椒送饭。夜里四、五个人合用一盏茶油灯。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他们还是时常学习到夜深才睡,因此,到毕业的时候,成绩都很好。
1932年,毛主席亲自带着红军在福建的漳州打了一个大胜仗,回到汀州时,恰好红色护士学校第一批学员毕业。记得朱总司令还特地赶来参加了毕业典礼,并且讲了话。
毛主席一回来,就找我谈话。他说:“现在环境更加稳定了,我们应该训练自己的军医,光会涂碘酒是不行的。”
我说:“训练一个医生不是容易事,起码也得好几年呀!”
主席说:“给你一年时间。假如环境好,可以两年。”
我立刻警觉起来:原来我不知不觉又在旧公式中兜圈子了,却没有考虑革命的需要和环境的条件。于是,我连忙回答主席说:“我一定办到!”
主席和我说过不久,中央红色医务学校就成立了。护士学校还未结业时,一军团、三军团都来催着要人了。后来,毕业生大部分被分配到前方部队中去了,留下小部分成绩最好的学员,加上新招收了一批,一共二十名,这就是中央红色医务学校的第一批学员。
和毛主席几次谈话后,自己感到思想方法和作风都稳健得多,这次接受了这项任务,知道非常繁重,心里却不像从前那样紧张了。我仔细研究了部队卫生工作的特点和作战地区的特点,并决定在这一年内,把最基本、最迫切需要的技术知识,教给他们。白天上课,夜间编讲义,一共编成了外科、内科、救急、处方、药物学、绷带学等六种讲义,都在汀州城内用石印印刷出来。这给学员们学习上很大便利。后来一、三军团还特地把讲义翻印了发到部队里去。
我们就是这样在毛主席的亲自指导之下,为我军训练了第一批医务人员。二十多年来,这些同志和部队一同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有的为革命贡献了生命,其余都成了我军卫生工作的领导骨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