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机械方面的科学研究是怎样协调的? 吴学蔺的发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23
第10版()
专栏:

  机械方面的科学研究是怎样协调的?
  吴学蔺的发言
我完全同意并衷心拥护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中的报告,周总理访问亚洲和欧洲十一国的报告,李副总理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说明,和陈叔通副主席关于政协常委会的工作报告。
现在我就科学研究工作发表一些意见,请各位予以指教。
我国去年组织了上千的科学家,编制了十二年科学技术规划,为我国科学研究、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去年冬季到今年春季,全国科学规划委员会已分别召开了二十五方面的协调会议,根据远景规划,近期发展的需要和可能,订出各方面1957年的科学研究计划。这工作我们仅仅是开步走,但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作为参加规划的一员来看,我认为虽然现在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大量的工作等待着开展,但是在统一领导下,有步骤、有配合地开展,无疑问是有美好前途的。
现在很多同志都不满意科学研究中的各搞一套,互不协作的现象,要求加强科学研究的协调工作。这个问题的确存在,但是正在逐步解决。我最近参加了机械方面科学研究协调工作,想就这方面谈一下我的感想。
  协调的原则方针和方式
机械方面的问题几乎牵涉到每一个部门,比较复杂。机械的生产和使用部门都有许多研究工作要做。科学院和高等学校也以机械的研究和教学作为一个重点。在没有协调以前,机械方面科学研究的任务和力量的安排是很不合理的。生产部门为了加速科学研究工作,建立了很多研究机构。很多集中在北京,除少数单位外,很多是成立不久,兵多将少,设备不足的。在使用部门亦有不少研究机构,有相当大的力量,但是缺乏配合。全国高等学校有八十多个机械教研组,有较大的研究力量和设备,但没有充分发挥这方面的潜力。由于过去缺乏统一合理的协作,在这次协调初期各方面提出一千几百个原始课题,经过协调整理,定出了一百多个重点课题。开始个别同志强调各部门分工,强调按范围给任务,调人员。但是经过几次研究,大家认为今天基本上是题多人少,兵多将少,人力物力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这样做法是不现实的。因此决定下面几条协调原则:
(1)集中力量,突破重点——解决关键问题。
(2)打破界限,那里有力量,那里做研究基地。
就人——以兵就将,那里有能够领导研究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便充分利用。
就生产——从生产实践中锻炼兵将,防止工作脱离实际。
就设备——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特别是重大贵重的设备和试验工厂。
(3)避重复,补空白——同学科、同题目、同内容者避免重复以节省人力物力。但同学科、问题目,不同目的或不同方法者不合并。凡涉及过去已进行研究工作的,不轻易合并或削减。重点空白题组织力量负担或进行准备工作。
决定采用下面的方针:
(1)运用四面八方的力量,特别注意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作用。
(2)研究工作向下放,接近生产基地。
在方式上采用下列组织力量方式:
(1)集体合作——例如刀具铸造由生产部门的院、局、厂和学校六个单位派人集体研究。
(2)组织联合机构——例如一机部与交通大学合设工具研究室,一机部与水利部关于水力机械的设计研究机构放在一起。
(3)合并为统一机构——例如一机部部分研究机构将合并,正研究具体方案。
这样使生产部门的研究机构得到全面调整,有的与学校结合,有的迁到主导生产工厂,有的和使用部门的研究机构结合在一起,既解决人力不足,更使工作中照顾到生产与使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协调的经过
在机械协调布置中通过综合协调和专业协调两个步骤,产生综合协调小组,由各有关部门(包括科学院和高等教育部)负责同志组成,作为科学规划委员会的常设机构,负责全面协调工作;对研究题定重点,补遗漏、补空白,对各单位摸能力、摸工作,订出那些研究题要协调,由那些单位负责,那些单位协作;另产生若干个专业协调小组,每个负责协调一个或几个专业研究题,负责使需要部门提出研究题的研究任务书,研究部门提出研究题的研究计划设计书,并进行审查、协调,使有关单位订协议,今后审查报告,检查进行情况,协调存在的问题。这样使科学研究工作可以具体化。
为了长期解决科学研究工作的重复与空白问题起见,建议建立研究题分级协调与分级审查的制度。按重要性与综合性分级。一般课题仅作统一登记,重要的按级别不同,分别由专业协调小组、综合协调小组和科学规划委员会审查和协调。
为了更好地将各方面的科学家组织起来,领导与专家结合起来,协调小组由生产、使用、理论研究三方面的专家和有关单位行政负责人组成。这样可以保证协调结果不致发生片面性。这些专家都不离原工作岗位,仅抽一定时间做审查与协调工作。
我认为这种方法是切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因而也是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一种道路。
  科学研究规划要有制度保证
在科学规划制订之后,最重要的是必须制定一套具体制度和组织形式来保证规划的实施。当前在具体工作中各方面反映急待解决的有资料、经费、设备、材料、以及审批和检查制度等问题。因此在这里提出一些意见,供有关部门考虑。
(1)资料——研究工作要有充分的资料,这牵涉到保密问题,往往拖延几个月到一、二年不能解决。关于这类事项需要有一位负责人,例如一位副部长,负责检查一下,决定能否借阅或作交换资料,并定出一些制度,如可以公开出售的机床图纸不必作为保密件,或如某类资料某级负责人有权决定等。
(2)经费——目前很多单位缺乏研究经费,特别是协作中要求生产企业拨款研究的工作。例如为了进行新安江和三门峡水轮机模型试验,哈尔滨电机厂无法拨研究费给哈尔滨工大。急需在财务制度上做出规定,予以解决。
(3)设备和材料——目前很多研究单位买不到所需设备或材料,亦无法订购。建议由五金公司专辟一部门为科学研究服务,设备和材料配给的优先权酌量提高。很多项可以由协作厂矿解决。特殊的器材由研究单位自设的小工场制造,并通过互相协作,供应别的单位研究仪器或材料(各国大半特殊器材由研究单位解决)。国内无法解决的器材由外贸部协助在国外采购。
(4)重点研究题审批制度的检查,贯彻制度。——为了保证国家掌握的重点研究题,建议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研究题审批、检查和贯彻计划的制度。
从上面看来,机械协调进行较晚,亦已在积极展开协调工作。这样开始有系统地在全国范围内将所有的技术力量组织起来,有计划地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只有在今天党和毛主席英明正确的领导下才有可能。但是今天仅仅是开步走,十二年规划还有遥远的路程。无数的工作正在等待着我们。如何使我国能在十二年内在主要的关键方面赶上世界科学技术水平,如何使科学技术工作起到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必须由我国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齐心协力,和全国人民广大群众密切结合,共同奋斗,来完成这个任务。(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