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正确认识和对待发展中的困难 关若鸾向广大学生进一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23
第15版()
专栏:

正确认识和对待发展中的困难
关若鸾向广大学生进一言
我是作学生工作的,现在我想就广大学生应怎样认识和对待祖国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发表一点意见。
我们回忆一下在国民党统治时代学生的遭遇吧
在提及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不禁回想起全国解放前国民党统治区学生生活和斗争的情景。十年前国民党反动派正在集中全力进行反人民的内战,更加紧了对爱国人士和青年学生的迫害,很多热爱祖国的同学遭受逮捕和屠杀。国民党反动政府把财政支出的80%用作军事经费,教育经费不足1%,学生的学习条件当然很差,生活也极为悲惨。就拿学生的伙食和健康状况来说,学生们吃的是发霉发臭的“平价米”,所谓公费生每天也只有相当于两根半油条的菜金。由于营养严重不良,学校卫生设备又极差,那时的大学生中患肺病的竟达十分之一以上,有的学校甚至达到四分之一。当时同学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一年级买蜡烛,二年级买眼镜,三年级买痰盂,四年级买棺材。”大学毕业生饱尝了“毕业即失业”的痛苦,我记得当时南京新街口等地经常可以看到摆着地摊卖旧衣、旧书的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些同学侥幸地找到职业,也只能以雇员的身份为少数统治阶级服务。广大同学认识到要建设自由幸福的新中国,必须把自己的斗争紧密地和全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联结在一起,和全国人民共呼吸、共命运。1947年的5月20日南京、上海、北京等地的同学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和发扬了“五四”、“一二·九”、“一二·一”的光荣革命传统,喊出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呼声,向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今天,学生的境遇有了根本的变化,祖国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更为我国学生展示了无限美好的前程。我们同学感到最大的幸福就是:学好了本领,不再为少数人作奴才,而是为人民服务,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建设繁荣幸福的祖国。
我们和资本主义国家学生的生活对比一下吧
为了培养建设人才,人民政府在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破烂的经济基础上,以最大的努力发展了教育事业。拿高等学校来说,目前学生人数已达四十万三千,比解放前学生人数最多的一年(1946年)增加了将近三倍;七年来,大学毕业生相当于解放前三十六年(1912—1947年)的毕业生人数的一点三倍;七年来,高等学校修建了七百多万平方公尺的校舍,这个建筑面积比从1898年清朝光绪戊戍变法到1949年解放时还多一百余万平方公尺;全体学生享受了公费医疗的待遇,绝大部分学生享受着助学金;政府还贯彻了为工农开门的教育方针,高等学校的工农成份的学生已占全体学生的三分之一。今天,我国学生不论是在政治地位上和精神生活上也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学生们不能比拟的。去年法国巴黎大学学生阿娜特和阿麦特·拉拉基曾经告诉我:在巴黎大学只有十分之一的学生能住在校内,住宿生每月要缴三千法郎左右的房租;大学生享受奖学金的人数很少,工农子弟不到2%;大部分学生要半工半读,有的作教师,有的在旅店中作招待员,有的作保姆;很多学生因经济困难而中途辍学,如阿娜特所在的地理系三年级,在一年级时有二百五十二人;而三年级时只剩下四十五人了。根据“日本教育年鉴”的统计材料,日本大学生中必须靠半工半读的约占36%,要求半工半读的则在70%左右。半工半读学生的工作时间一般在一个月内占十一—八十小时,有的甚至高达一百六十小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是很困难。记得在三年前,日本有关人士曾经给我国全国学联来信,说:当时有数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职业,不少人要求来我国工作。
我们应当认清发展中的困难,正确对待困难
当然,我国建设才七年,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困难,我们的学校也还有许多困难,如学校发展很快,校舍的建筑跟不上,校舍当然就要挤一些;学生增多了,师资也不够,目前青年教师占60%以上,其中不少人的教学质量也还不能满足要求;此外,教学设备、教材等等也还有许多困难。就是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也会碰到各种不同的困难。我们会不会没有困难或躲开困难呢?那是决不可能的事情,我们今天的胜利就是在克服了许多困难之后获得的,我们今天和明天还会不断遇到更多的困难,我们克服了这些困难,才会取得更大的胜利。困难是总会有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地对待困难。
现在同学中对困难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态度是要求国家把自己的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否则就消极埋怨,显然这不是一种国家主人翁的态度,而是把自己看作革命大家庭中的“大少爷”。这样的人是很难设想将来能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重担的。同时,这样想也是不现实的。应该看到,我们国家1955年比1949年的财政经费只增加五倍,然而1955年的教育经费已比解放前增加了二十八倍,1956年的国家文教经费又较1955年增加了26.3%,国家培养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要花八千元(助学金等还不包括在内)。如果今天我们还要求国家再增加教育经费,把什么事情都给包下来,一切都用最高的标准来要求,都弄得舒舒服服,这势必要影响国家的经济建设,这样也是对全国人民和学生的最高的、长远的利益不利的。
另一种态度就是:抱着主人翁的态度,克勤克俭地协助国家克服困难。毛主席教导我们:“胜利是在和困难的斗争中取得的,新中国的青年要有战胜困难的一切准备”。我们的前辈在过去的革命斗争中,曾经战胜无数的困难才取得了今天的光辉胜利。我们要继承他们的事业,首先必须学习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忠心耿耿、不怕困难的精神。我们不仅要以正确的态度认清国家的困难,还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去战胜困难。有些学校的同学正是这样作的,他们把自己动手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看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如西北俄文专科学校这学期开学时有些校舍没有修好,同学们就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义务劳动,帮助建校;清华大学学生在金属工学实习中,从去年8月以来,改变了过去完全消耗的状况,为国家生产了一批产品。到目前为止,已制成三百台苏式水泵约值六万三千三百元。这些水泵有的已送鞍山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等处使用。西安航空学院的同学积极响应增产节约的号召,提出“不浪费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不随便向国家要求补助”等口号,半个月内就节约了三千斤粮食。这些事例是举不胜举的。同学们的这种行动,不仅协助学校克服了一些困难,而且在实践中也培养了自己“一切为人民着想”“劳动光荣”的观点和艰苦朴素的作风。我们的许多大学毕业生也都自觉地要求去困难最多、环境最苦的地方工作,如今年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毕业生主动积极地报名去艰苦的北大荒垦荒;地质勘探学院的毕业生经常冒着风雨和烈日,不分白天黑夜在渺无人烟的地方进行勘探,他们充满着愉快和自豪的感情,唱着这样的歌:“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疲劳和寒冷,背上我们的行装,攀上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着无限的希望,为国家寻找丰富的矿藏”。同志们,这就是我国青年学生对待艰苦和困难的英雄气概。他们所以能够如此,原因就在于他们把为国家去战胜一切困难当作是自己最大的快乐,他们深知这一真理:战胜困难就是胜利。
各界人士要多多关怀青年学生的成长
当然,在学校和其它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缺点,其中不少是由于经验不足造成的,个别则是由于领导上存在着官僚主义。这些都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对此,同学们应该以主人翁的态度和用正确的方法,积极地向领导提出建议和批评。采取罢课、哄闹的办法,只能是影响自己的学习,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我热切希望学校领导、有关部门和各界人士更多地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经常地通过各种方式向同学介绍我国人民的光荣革命传统、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光辉远景和各种困难;对于同学提出的合理意见,积极协助加以解决;对于不正确的、不切实际的意见,及时地、耐心地给予解释和教育。我坚信,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中国学生一定能够和学校领导、有关部门同心协力,为办好学校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的。
今天,党和全国人民对我们青年寄予殷切的希望,希望我们继承革命前辈的事业,战胜各种困难,把社会主义的旗帜支撑到最后胜利。我们全国同学一定不会辜负这个期望,积极学习马列主义,勤奋地学好建设社会主义的各种本领,把我们全部智慧和力量贡献给我们祖国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