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南阳县食品公司怎样促进了生猪生产的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24
第3版()
专栏:

  南阳县食品公司怎样促进了生猪生产的发展
  任荣廷 江凡
最近两年,全国各地的养猪数量多未恢复到1954年以前的水平,但是河南省南阳县的养猪数量却一直在上升。1954年全县有猪六万九千九百四十六头,1955年为七万五千九百六十四头,1956年为十万零二千头。1956年比1955年增长35%,比1954年增长46.6%。
南阳县,在全国来说是一个普通的县份,并没有发展养猪的特殊条件。全县共有农业人口近八十万,耕地面积二百五十二万亩。去年养猪业所以能获得这种显著的成绩,当然是由于这个县党、政领导机关对养猪业的重视,正确地贯彻了“私养为主,私养公助”的方针,认真地解决了仔猪、资金、饲料等困难,执行了购猪留肉的政策,这就激发起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但是,在党政机关的指导下,南阳县食品公司纠正了“重收购、轻生产”的单纯任务观点,树立了“以生产为中心,以收购为重点”的业务思想,这一带有方针性的转变,对全县养猪业的发展确实起了不能忽视的促进作用。
南阳县食品公司过去在收购生猪时,只顾完成任务,对于农民养猪的困难和问题,养猪数量的多少等不够关心。1956年春天,食品公司根据县党、政领导机关的指示,检查了过去的购猪工作,提出在搞好生产的基础上完成收购和供应任务。要求每个收购员不仅完成收购计划,而且要了解生猪生产情况,把关心生产和指导生产作为全公司职工劳动竞赛的一个重要条件,也列为全公司检查季度和月计划执行情况的主要内容。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实行了一些有效的办法:一、县公司设有两个专管生猪生产的干部,经常深入乡、社帮助规划生猪生产,了解发展生猪生产中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反映给党政领导机关,并努力设法解决。去年春天,有些农民缺少买饲料的钱,或者是买不到仔猪,食品公司就发给他们预购款,告诉他们什么地方可以买到仔猪。二、向农业社推广良种仔猪和种猪。食品公司发现了良种仔猪就订购下来,然后再售给需要的农业社。去年用这种办法共调剂了七百多头良种仔猪。县公司挤出一部业务费,饲养了三头优良的乌克兰种猪,巡回给各乡、社免费配种,群众非常欢迎,争相供给种猪饲料。三、向农民介绍先进的养猪方法,特别是推荐代用饲料品种,解决饲料不足的困难。四、食品公司的兽医除完成规定的检疫任务,并经常下乡免费给群众的猪治病,向群众介绍简易有效的防治猪瘟办法。五、表扬或奖励养猪成绩好的农业社。王石乡“太阳升”二社1955年有猪二百二十七头,1956年发展到五百八十六头,平均每户有一头,南阳专区食品公司准备奖给这个社一面红旗,一对良种仔猪。
南阳县食品公司由于采取了这些积极关心生产的办法,农民既愿意养猪,也愿意把猪卖给食品公司,这样,公司的购销业务就有较巩固的基础,并且由于生产的发展而扩大了。1956年全县除超过原订计划5.2%完成收购肥猪任务外,还较好地保证了对本县农民的猪肉供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