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为呆滞商品找“婆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24
第3版()
专栏:

  为呆滞商品找“婆家”
为呆滞商品找“婆家”的办法,是青岛市纺织品公司的职工在增产节约运动中想出来的。
青岛市纺织品公司,几年来积压了不少布匹,有的甚至积压两三年之久。从今年1月初到2月上旬,该公司就推销了长久积压和失令的棉布一万零九百多公尺,占库存呆滞品的80%。这些呆滞布匹,是不是因为年久褪色或失时令而没有用了呢?不是这样的。1956年上半年纺织品公司进口的压花绒,因布面宽、花色单调没人要。第二批发部赵伯卿同志考虑到当前生产小孩帽所需的灯芯绒供应不足,压花绒的性质、颜色和灯芯绒相仿,可以代替。经过与帽庄研究试制,结果销路很好。另外,第一批发部职工和加工生产部门联系研究利用失令或花色旧的花布代替灰平布和条格布作棉衣里子,不但解决了服装生产部门里子布不足的问题,同时,长期呆滞的花布也找到了“婆家”。
呆滞商品在各个商店里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但是,不少商业工作人员,由于怕麻烦不太重视它的推销工作,以至有些商店里的呆滞商品因长久积压而褪色、霉烂或失去时令,结果呆滞商品变成残次品,有的变成了废品,大批财产受到损失。
为呆滞商品找“婆家”是挽救这些商品免于变成废品的好办法。各商业企业在增产节约运动中,最好来一次大清仓;把这些被遗忘了的呆滞商品清出来;都给它们找一个“婆家”,充分发挥这些商品的效用。这样,既挽救了一批财产的损失,也可以解决企业因资金积压而周转不灵的困难。不可忽视,呆滞商品变成畅销货,积压的资金变成有用的资金,这确是商业部门增产节约的重要门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