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孤儿的乐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24
第4版()
专栏:

  孤儿的乐园
  德籼
走过福州市婴幼教养院门前,经常会看到一群孩子在院内花园里的草地上玩耍。有的在作游戏;有的在欢乐地歌唱;有的在尽情地舞蹈。生活在这里的孩子,共有二百七十多个,小的刚出生几天,大的还不到七周岁。他们多数是失去了父母的孤儿。
一天,我参观了这个教养院。在孩子们的宿舍里,一只只漆着绿色油漆的小床上,放着整洁的被褥,每只小床上还挂着一顶白色的罗纹纱帐。当我跨进放有木马、摇船等玩具的游戏室时,孩子们都跑来把我围住,有的拉着我的衣襟,有的亲热地抱住我。孩子们还表演了象征团结的拔萝卜舞给我看。
院长陈良瑛对我说:拉着我的衣襟的男孩子名叫李锦华,今年已经五岁了。他是1955年入院的。那年1月20日,美制蒋军飞机轰炸台口居民区时,他的父亲被炸得血肉模糊,母亲在烈火中被活活烧死!第二天,他就被舅父送到这里来。李锦华失去了父母,在院里获得了阿姨们的爱护。两三年来,他和许多孤儿一样,在阿姨们辛苦的抚养下逐渐长大了。
院里每天给孩子吃牛奶、猪肝、肉酱、菜汁、水果等富有营养的食物。现在,孩子们个个长得很胖。孤儿经姜是一个十三个月的孩子,去年春天抱进院时,正在患病,瘦得像只猴子,体重还不到六斤。院里为了救活这个小生命,经常给他吃鱼肝油、猪肝和各种维他命丸。院里的医生,时常给他打补药针。现在,经姜已经长成一个逗人喜爱的胖娃娃了。
院里的保育员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健壮地成长起来,不仅做到让孩子们吃好、玩好、睡好,还尽量争取让孩子们少受疾病的痛苦。为了准备必要时为孩子们输血,五十多个年轻的保育员都自愿参加了血型检验。最近,一个叫利惠的孤儿患了白喉,经医生诊断需要输血才能救活他。保育员林兰馨听到利惠不会叫,不想吃,愁得晚上连觉也睡不着。在利惠住医院的第一天,她就到医院去日夜看管他,并请求医生从她身上抽血输给利惠。利惠的病逐渐好转了,林兰馨逢人就说:利惠病好了,小生命保住了。
一位十五年前曾在福州救济院育婴所工作过的保育员林关告诉我:解放前,这个所谓慈善机关的育婴所简直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死儿窟”。婴孩进所大都活不了几天,不是冻死、饿死,就是病死,有的还给老鼠咬死了。所里的工友每天总要拖出四、五个死婴。1945年冬天,所里有二十多个婴孩,陆续被冻死、饿死,最后只剩下一个活孩子。据有关部门的文字记载,当时婴孩的死亡率达94%以上。
1951年1月,人民政府接办育婴所的时候,全所八十一个婴孩都瘦得皮包骨头,没有一个没有病,有的甚至害着两、三种病。教养院的领导上为了救活这些小生命,提出了“抢救婴孩”的口号,不久就使孩子恢复健康了。几年来,在党和政府对孤儿的关怀和保育员的努力工作下,“死儿窟”变成了孤儿的乐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