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高等工业学校培养什么人材 首都各高等工业学校展开讨论 对高等工业学校必需培养工程师已取得一致意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24
第7版()
专栏:

高等工业学校培养什么人材
首都各高等工业学校展开讨论
对高等工业学校必需培养工程师已取得一致意见
新华社讯 新华社记者雷朋报道:近两个月来,首都各高等工业学校展开了关于高等工业学校培养目标问题的讨论。
这个讨论是由清华大学副校长钱伟长教授在1月份发表了有关这一问题的文章后而开始的。首都报纸相继刊载了很多有关方面的人士对于这一问题的意见,并且引起了教育界和产业部门密切的注意。首都八所高等工业学校都结合着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在重新修订教学计划。讨论所反映的中心问题,是如何进一步建立更适合于中国特点的高等工业教育,以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材。
高等工业学校培养目标问题是这样提出来的:自从1952年我国在高等学校进行教学改革以来,学习了苏联的教学制度,确定了按计划按专业培养人材的方针,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规定高等工业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工程师。
一部分教师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认为目前在学校中所设置的较细较专的专业,是因为确定了高等工业学校是工程师这个培养目标。这个较细较专的专业训练,不但会造成对高等工业学校教学工作的过高要求,而且也不易使国家对干部的需要对上“口径”。
绝大多数教师在讨论这一问题时,都主张应该从一个基本事实出发,即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需要有计划地培养大量的各种专业人材。这种专业人材既需要理论知识,也需要具有某些专门的生产知识。有人从世界各国高等工业学校发展的历史来证明:培养工程师一直是它的目标。因为培养一个工程师,就是要使他们具有解决当前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要使他们能适应工程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由于我国旧的工业基础薄弱,新的工业发展迅速,这种客观形势要求大学毕业生一离开学校时,就对某一种专业具有较系统的知识,即能独立解决不太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因此,高等工业学校就必需培养工程师,这个问题在讨论中取得一致的肯定的意见。至于大学生在毕业后是否马上给予工程师称号,那是另一个问题,也不是原则问题。
现在问题的争论点在于:工业大学生是多学一些专业知识,毕业后很快就可担任工程师的职务以适应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还是减少一些专业课把基础课学好学透一些,以适应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呢?有人主张应该大大加强基础课的训练。讨论中有人列举了许多材料证明现在各个高等工业学校所讲授的基础课,无论在学时数或整个教学的比例上,都比旧中国高等工业学校里的基础课加重了。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现在基础课的问题不是学时少,而是教学大纲内容过多,讲课的质量不高,自学时间少,因而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巩固,运用不熟练。适当地精简一些专业课是必要的,但不能过分强调基础课,这无异是在培养“通才”。专业课也是科学理论和技术理论在某一专业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从生产实践中抽象出来的规律。学习这些课程实际上对科学理论和技术理论起着巩固和扩大的作用。因此他们认为强调打好理论基础,并不能放松给学生以专业技术知识的传授,否则所培养的人就会不懂得生产的基本规律,不懂得处理生产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在讨论中,有人认为培养目标订得过高,是造成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大多数人认为: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很多,教学中有重复和不衔接的现象,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数量发展过快、师生水平跟不上,因而教学质量不高。有人列举了旧中国高等工业学校中的学习时数远远超过了现在的学时,证明学习负担过重问题在解放前早就严重地存在,并非是教学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他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应从多方面着手,首先要提高教学质量;但也应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艰苦的学习,完成所规定的学习任务。把这两方面统一起来加以考虑,这才是衡量学习负担轻重的标准。
以上这些问题都归结到对这几年教学改革成绩的估价。多数人认为:过去四年来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教学改革的工作是获得了巨大成绩的。它不仅表现在已经培养了较大数量并具有一定质量的工业建设干部,更重要的是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教育制度,设置了很多新的专业,并且培养出大批初步掌握现代技术的师资,奠定了我国工业教育的基础。这些人也同时指出:这些重要的成就正是目前考虑进一步改进工作的基础。在过去的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缺点,比如课程名目较多,无论基础课或专业课的内容都嫌臃肿,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够巩固,毕业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还不强,但这是前进中的缺点,今后应进一步结合中国实际,在实践中加以克服。
这些问题目前仍在继续进行讨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