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六十四岁老人吴晋航 谈在社会主义学院学习的心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24
第12版()
专栏:

六十四岁老人吴晋航
  谈在社会主义学院学习的心得
他说,全体同学虽然年龄大了,但是学习很认真,上课很少缺席,小组讨论问题时争论很热烈。他深切体会到:“资产阶级分子的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若不自觉地发挥努力学习的积极性,是不成功的。”
我从事工商业有二十多年,去年争取参加社会主义学院学习,我想就个人几年思想情况,在学习中得到的体会提出来谈一谈:
资产阶级的本质,具有两面性,这是肯定的。建国七年来,工商业者在党和政府和平过渡的方针,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教育培养下,不断学习,不断实践,逐渐提高了认识,启发了觉悟,积极的一面,日益增长,消极的一面,在日益削减,都得了程度不同的进步。
毛主席在这次最高国务会议指示: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学习,特别指出并引用亲身的体验,这是何等的关怀,何等的期待。我听了这样的指示,十分的感动,也十分的兴奋!
我今年六十四岁,在旧社会里生长的日子很长。1930年为不满反动统治的措施,感觉到政治上不是自己出路,才从事工商业。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根本上我就没有接触到新的理论著述,也少同先进人士往来。1949年西南完全解放了,1950年1月我才回到新中国。当时我的想法,自己是中国人,中国已经统一了,自己应该回到祖国,虽然很顾虑共产主义根本不容许有资本家,企业怎样交代?自身怎样过活?但做一个安分守法的老百姓,应不会不容许我存在的。
回国以后的事实,完全与自己过去的想像相反,不但我的有关企业全部公私合营获得改造,就是原单位所有的负责同志,也全得到适当的安排,能更好的发挥每个人的积极作用;对于我个人,尤其是生活上有逾量的照顾,政治上也给我一定的地位。我对于党和政府只应感谢,只有通过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我的思想转变过程,可以证明不断学习、不断改造,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从学习中认识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自己才能够及时赶上去,否则必然是要落后的。
1950年8月,人民银行召开金融会议,当时我的想法一定要公私合营,要人民银行指派公股董事,那个时候可以说还不懂得国家资本主义是过渡时期的一种经济形态,只以为一旦公私合营,有了公股代表,自己的企业便将得到政府的支持,不但内部存在的劳资问题容易解决,同时还可以扩张自己银行和自己有关的若干企业,那可以扩大它的业务,争取利润,这种思想在经过学习,逐渐认识了公私合营的性质,才知道是完全错误的。经过三反五反运动更深刻的教育,才正确清楚地认识了资产阶级丑恶的一面。1953年学习了总路线,又才深切体会公私合营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不是独立王国,更不应盲目竞争。由于认识的逐步提高,才自觉地认为个人和企业改造不容再缓,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正是在国营经济的领导和国家的统一计划下,才能够发挥出来,是不容许像当时与我有关企业中一部分人的片面想法,只争取公私合营的高级形式,不愿意中级形式的加工定货,只重形式不争取企业成绩思想上也是错误的。等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经济改组,自己更深切体会到这样可以更好的配合国家计划,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发挥国营领导的效果,大大地提高生产率,这才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利益,同时对工商业者也是有利的。从我个人这些思想认识的转变,深切体会到思想改造,是与理论和工作实践分不开的,这也说明我们要改造一定要学习。
工商界今天存在着“拿定息”和“摘帽子”的问题,是相互关连也是相互矛盾的。要拿定息就不便于摘掉帽子,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拿定息在理论上是剥削行为,是资产阶级分子还留着的一条尾巴,必须自己下决心割断尾巴,才可以说摘掉帽子。从政策上体会定息是赎买政策,贯彻执行是有一个时间过程的,自己在生活上确有需要,可以拿,无需要亦可以不拿。大家都不拿定息,转负政府照顾初心,帝国主义也可能借词造谣。只要工商业者安心改造,安心工作,积极在生产经营上贡献力量,拿与不拿,和帽子摘与不摘,改造得好,最后大家都要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人民,迟早有何关系。其实拿了定息,如何使用?自己是有权决定的。生活上如无需要,尽可投资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或是尽量购买公债。我认为民族资产阶级分子,只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躬行实践,帽子早摘迟摘无关。如果联系中国工商业和平改造在国际间今天所发生的影响,与未来所能起的作用,就更不必单纯从个人的主观愿望来考虑了。
最后,我还想谈我在社会主义学院的学习,我在学院小组学习的时候,曾经谈到我在旧军政界搞二十多年,认为政治不是出路,才转入工商界,又是二十年历史,可以说是经历复杂,可以说是路线错误。在旧社会里,自己既没有勇气跑到时代前面,到新社会来必须争取前进,才不落在后面。学院教学制度是遵照“三自”原则,但每一个同学都感觉到学习是自己迫切需要,全体同学年龄虽大,学习都非常认真,上课固很少有缺席,就是小组讨论争论甚烈,接触到问题一定要弄明确,说明晚年的读书与少年时代心情微有不同。晚年是感觉到自己需要迫切,不敢不认真。同学尚以为时间不够,希望延长学习期限。少年时代,只可以说为读书而读书,不能同一心情。
以上是就我自己几年来学习改造的过程,深切体会到资产阶级分子的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若不自觉地发挥努力学习的积极性,是不成功的。改造得好不好,完全在于学习的勤不勤,所以坦率地说出来,希望进一步得到大家的帮助,我要以“不知老之将至”的精神,继续努力学习,以竟破除资产阶级思想,建立社会主义思想的全功。(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