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区委会来了个女书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25
第4版()
专栏:

  区委会来了个女书记
  于朴农
去年,当她和她的爱人同时调到山东省费县,爱人被分配做机关工作的时候,长期奔跑在农村里的她,是多么高兴啊!原来她很早就羡慕做机关工作的女同志的规律性的生活了。
她的愿望,并没有实现,组织上决定她到刘庄区担任区委副书记。
当时,她的思想是有斗争的。到农村去,对于她并不生疏,但是对快要成为三个孩子的母亲来说,这毕竟是不大方便的。可是,她想到那些纯朴而热情的农民,那些刚满一周岁的高级社,是多么需要加强领导;而且组织上既然作了决定,共产党员是不应该讲价钱的。生活虽然苦点,比起农村里的妇女来,要好的多。自己的孩子,留在机关里,守着爸爸,又有人专门照管,吃的饱,穿的暖,还有什么不放心呢。
秋末,她生了第三个孩子,抱着满月的婴儿,来到了刘庄区。这就是区干部和群众所称赞的女书记宋光葵,她今年才二十六岁。
* * *
刘庄区的工作,近二年,经常是县委批评的对象。区委书记谢连忠的作风不民主,委员之间不团结,大家工作情绪不高。区委书记只是简单地照传县委的指示,不研究,不讨论,他自己说什么就算什么,委员们来听完了,匆匆就走。宋光葵来到区委以后,主动地和大家接近,慢慢地,区里一般干部和她熟悉起来了,憋了一两年的心里话,也就向她倾吐出来。
从大家反映出来的情况当中她知道区委书记谢连忠过于相信自己,不注意发挥干部的积极性。有些干部很少得到区委的帮助和教育。谢连忠对干部常常不问情由乱加批评,甚至不给下面干部回话的余地。以致有些干部感到受了委屈。工作消极起来。
区里的不正常的情况,弄得她坐立不安。她和另一个副书记王立节商量过,都觉得对缺点和错误,不能再迁就下去,她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要搞好工作,必须先从区委会着手,发扬民主,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王立节支持了她的意见。
从此,在区委会上,在区、乡干部会上,他们就常常提出区委工作中的一些缺点,希望借此启发区委书记自觉改正错误。这样过了两个月,谢连忠虽然有时也做一点检讨,可是总是强调客观原因,批评别人还是多于检查自己,并且还表示自己从来就讲民主,有事和大家商议,只是大家不发表意见。
这种作法效果不大,而合作社中存在许多问题,又急需加强领导。宋光葵觉得需要马上转变领导作风。她又和王立节商议,决定向区
委书记开展正面的批评。
她在区委会上,把听到的意见全盘都端出来了,希望在区委会上能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但是,这个会议失败了。原因是委员们虽然背后意见很多,但是一摆在桌面上,就怕报复;加上区委书记又缺少自我批评精神,大家就都不敢发言了。她心里很难过,想起向她反映意见的同志曾警告她:“谢书记不好惹,工作那有不犯错误的。他是领导,你又是副书记,小心,他会报复的。”想到这里,她也有些怕起来。
经过了几天的内心斗争,她觉得这是对党不负责任的个人主义想法。她检查了一下,觉得自己有点操之过急,没有提高干部觉悟,依靠大家开展批评。
她经过研究之后,就在区委会上提出:如何实现党的集体领导原则的问题,并启发大家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大家才认识到过去认为在会议上只能书记说、委员听,书记决定、委员执行,这是不对的,这是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的自由主义态度。大家明白了党的集体领导原则,知道了党的委员会的作用和自己的责任。以后,她又和个别委员交谈,分析自由主义对党的危害,鼓励大家依靠区委会的集体力量来解决问题。
第二次区委会议是顺利的。十一个委员都发了言。由于大家都是从工作出发,谢连忠也接受了大家的意见,决心改变自己的作风。
* * *
宋光葵很关心干部,注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如女干部刘秀英,有三个孩子,困难很多,不大干工作。宋光葵就帮助她处理家庭问题。看到她快生产了,就赶快让她休假。宋光葵不仅生活上体贴她,还帮助她发动妇女,交代给她工作方法。刘秀英工作积极起来了,她发动了柳家村80%的妇女参加生产,受到了表扬。
宋光葵把家安在离区五里的广丰乡基点,她就住在群众家里。
决分前后,合作社里的情况很紧张,有些社员骂社干部,有毛病的社干部害怕,有些社干部要求换班。她和工作组的同志具体帮助社干部总结了一年的工作,肯定了各社普遍增产,是干部领导办社的成绩。他们也分析了群众的意见,无非是要求把社管理得更好,只要向群众说明办社没经验的困难,有缺点就虚心检讨,群众对社干部仍然会拥护的。在她的帮助下,社干部接受了群众的意见,作了很好的检讨。在选举社干部的时候,除两个错误比较严重的外,原来的社干部都连选连任了。
有些被选上的干部有顾虑,不安心工作。如副社长程永才,因为挪用公款欠债多,很苦闷。她就帮他分析,说挪用公款是不对的,但是已经错了,急也没用,只要今后好好干,就能还上。她又动员社员,说明程永才有困难,允许他在麦季分配后还账,群众也没意见。这样,程永才就完全卸下了包袱投入工作。对落选的干部,她也分别进行帮助和安排。原来的会计因为手脚不清,落选后很悲观。她向社员说明社里没有识字人的困难,说明人都是想进步的。会计虽然犯了错误,可是,只要他改正了错误,还上社里的东西,一样能做好工作。她建议再聘请他当会计,群众同意了她的意见。会计的积极性发挥起来了。
* * *
母亲没有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的。宋光葵常说:“两个孩子在县机关,不大见面,想的慌;一个孩子还吃奶,风打头雨打脸,一冬没住个暖和屋(没有炉子),娘心里也疼的慌。”她不光是在广丰乡基点,还要到二十里左右的贾乐、殷庄等乡检查工作。天不明去,天黑才回来,到区委开会更是经常的。几个月的孩子白天常常只能吃点奶粉,很少能够躺在母亲的怀里饱餐一顿。
去冬今春两场大雪,一连几天不晴。雪扑扑地下,一片白茫茫,看不到山路在那里。宋光葵在区委开会开到晚八点,同志们要她住下。但是,母亲想起小孩一天没吃到奶,住下怎么能睡得着呢?而孩子这时候也正在家里饿得直哭。村支部书记、乡长拿着灯一直迎到她五里路外。房东老大娘也冒着大雪到村外了望。她一回到家,老大娘们都感动得流泪,责备她,不该这样对待孩子。
又是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下午四点钟她接到县的通知,第二天新兵集合。她需要到区委去研究一下这一工作。那时候她真为难,风雪正紧,不抱小孩吧,到了区上天就黑了,回不来;抱着小孩吧,这样天冻也冻死了。狠了狠心,披上一个被单她就到了区委。等到把事情办完,已到上灯时候。回来的路上雪已半尺厚。她心里发急,身上光淌汗,看不到一点路,一脚闯到大沟里,滚了一身雪。好容易摸到了家,房东大娘赶忙给她做饭,邻居也来问长问短,责难她不该这样不爱惜身子。她说:“干革命就得这样,年轻轻的一会儿就歇过来了,受这点累怕什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