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南平市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吴其瑞的发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25
第10版()
专栏:

  南平市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吴其瑞的发言
我完全拥护周总理向大会所作的报告,并同意陈叔通副主席的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陈云副总理的发言。
我是代表福建南平市政协列席这次大会的,因此我就南平市政建设问题谈一谈。南平建市还是最近的事。去年底接到上级通知,国务院已批准南平建市,经过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召开了第一届第一次市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了市人民委员会。今年1月15日,市人委会正式开始办公,成立于今不满三个月,因此是一个新生市,在全国各市中也是一个最小的弟弟。
南平是一个小城市,人口在六万五千人上下,位于闽江上游,当建溪与沙溪汇流的地点,控闽北交通的枢纽。水路有:闽江可以下达省会福州;溯沙溪而上可达沙县、永安,由沙溪分支循富屯溪而上可达顺昌、邵武;溯建溪而上可以通建瓯。公路有:南永公路通永安,南建路通建宁,南饶路通江西省的上饶。自鹰厦铁路建成之后可以和全国铁路网构成联运,不久南福铁路完成又可以直达福州。在今天国防意义上,解放台湾任务上说,南平市更有其重大的意义。解放以来南平市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是一个新兴的,更恰当的说一个勃兴的小城市。它的特点是交通便利,并且在轻工业方面有很大发展的前途。现在已建成的工厂有:南平水泥厂、化工厂、火柴厂、机器厂、松香厂、电厂,正在建设中的有南平造纸厂。因此南平不仅是闽北交通的枢纽而且今后将在经济上,文化教育上,市政建设上成为闽北的首要城市。把南平改为市的建制是中央的正确的决定。南平人民对这一决定是那么关心,那么兴奋,全市人民都一致表示拥护。
现在我们对市政建设正在开展工作,一方面要有市政建设的远景规划,一方面也要有当前的措施。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有几个具体问题需要解决。我想这几个问题可能是一般小城市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待于上级的大力支持,才能逐步取得解决,同时把情况反映一下引起注意也是很必要的。
(一)粪便处理问题:几年来南平市的清洁卫生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进,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过往南平市的人们,对市的清洁卫生也提了不少意见,给予不少的批评,其中最主要的集中于粪便问题。这是南平市清洁卫生工作中头等重要的问题,也是南平有史以来所没有解决的。在其他城市粪便是农民取肥的源泉,农业生产的宝贝。粪便是要用钱论担买来的。但是南平市情况恰恰与此相反,解放前南平市粪便是没有人要的,居民都在城里沟渠上建厕所,粪便随沟水流入闽江。解放后这个情况已经改变了,在积肥季节里农民们进城运走一部分,当然是白送的。过了积肥季节要的人少了,粪便横流,不可向迩。这时粪便不只不能卖钱,反而要贴钱雇人挑走,如机关、学校急的时候要人挑走,就要论担贴钱,多的一角一担,少的五分一挑,雇人挑粪除了给价之外还要很有礼貌地、带有央求的口气,才肯答应,不然由你去急罢!粪便没有出路当然是由于附城二三十里内没有大片的农田,远处来运不合算。近几年来城区附近辟地建筑仓库、房屋、开运动场,菜园地面积日益缩小,粪便的需要量更少了,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据卫生部门反映市内一天大约出粪便七百余担,把它运走加以处理实在是件大事。今后由于城市建设,耕地、菜园地面积越来越少,客观条件越向不利于解决方面转变。我们的粪便供过于求,绝无脱产的现象,也没有人屯积居奇,这是问题所在。
(二)运动场问题:南平市原有运动场大约只有六千四百平方公尺。几年来一直闹着要另辟运动场。去年这个问题基本上解决了。我们在北城外收购了五十几亩菜园地辟为运动场。但是在收购中用去预算的大部分,余下的款项无多了。除了发动义务劳动,雇工挖土外,80部还大力支持我们,用推土机帮助我们削平土方。现在预算已完了,工程还没有完成,工亏一篑。运动场还不能用,只是一个雏型摆在那里。跑道、设备、房屋,都没有搞起来,通向场的大道也没有开辟。假如不竟全功继续建设起来,不久就要变成一块荒地了。现在菜农们已经有话了,他们说:“买了地摆在那里没用,当时何必急急收购呢!”可以推测这个运动场真的不及时搞起来,发挥它的作用,不仅是原来的菜农有意见,广大群众也一定有意见。事实上南平市也急于需要这个运动场。几年来县运动会、专区运动会、各种体育比赛都要求修建这样一个运动场,它对今后开展南平市、南平专区的体育运动和提高体育运动水平,培养体育干部都有密切的关系。
(三)马路建设问题:解放前南平马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的怪现象,现在已经基本上改变了。但是马路不平还有待于继续努力。城内马路经几年来的改建、扩大使市的面貌完全改观。现在还有中山东路和胜利路仍然如旧,这两条马路是城区主要的道路,必须改建以利通行。据建设部门说今年市的建设投资极为有限,没有能够修建这两条马路。几年来人民都迫切希望修建这两条马路,大家思想上都有准备,只等政府通知就可以拆屋扩大。过去尚未建市,力量不够,拖延下来,是可以理解的。今年市已成立,应该尽量设法实现这两条马路的修建以完成城区马路的系统。我想修建这两条马路不是为了以壮观瞻,更主要的是显示南平市社会主义的新气象。
(四)建筑干部住屋问题:解放以来南平基建的发展是很突出的,新建了百余幢大房屋座落在市区,犹如鹤立鸡群。但是新建的房屋绝大多数是机关、学校、医院的公用屋,民用基建是非常少有的。从整个情况来看,民用房屋还是有所减少。这是由于扩建马路,收购民房建筑机关房屋等等的关系,在民用房屋减少之下,人口又天天增加起来,就造成了南平市住屋紧张的现象。据了解有的机关干部夜里要在办公桌上睡觉,有的干部因为租不到房屋,一家不能团聚。一般住屋也很拥挤,一幢小小屋里住下几家人,各处排着炉灶,既不清洁卫生又有失火危险。希望建筑一些民用房屋,给干部租用是一个很迫切的要求。我想应该设法建筑简陋的干部房屋如新村的样子,以改善干部住居的条件。这样也可以调剂一部分居民房屋过挤的困难。
今年是增产节约的开始,我提出上面四个问题,都是与钱打交道的,这里面就有了矛盾,当然是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既然知道存在矛盾为什么又提出来呢?我想有下面三点理由:
(1)南平建市了,人民对市政建设抱有一定的希望。一方面我们要对群众不现实的思想进行说服教育,一方面我们应该反映情况,以引起政府对南平建设的重视。我认为一个新成立的市,不应该和老的市同等对待,平分秋色,对市政建设基础很薄弱的南平市,我们盼望上级予以大力支持。帮助它解决一些具体困难,使建市的工作开展得更顺利。
(2)南平市是一个交通的枢纽,国际友人进出福建必经之路。市的建设具有对外宣传的意义,对南平印象的好坏影响到福建省社会主义建设的成绩,观感所系作用颇大,一言毁誉,传及友邦。南平虽小,作用可大。
(3)南平市在今后人口增长很快,地区也将不断扩大,建市之初必须打好一些建设基础,做好一定物质和规制的准备,今后才能免于处处被动,弄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上面所提的几个问题的适当解决都对今后市政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上面谈的意见是我个人的观感,对与不对请大家指正。(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