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云南边疆工委会干部会议确定 发展生产改变边疆贫困面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26
第4版()
专栏:

云南边疆工委会干部会议确定
  发展生产改变边疆贫困面貌
本报昆明电 云南省委边疆工作委员会自3月8日至20日召开了德宏景颇族、傈僳族地区、红河哈尼族自治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临沧佧佤族、拉祜族等地区的三级干部会议。会议分析了云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情况,认为这类地区,不同于内地少数兄弟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生产力和生产水平很低,人民生活很苦,大量的荒山荒地和大量的财产归氏族所有,由此而来的经济关系都属氏族。这些少数民族处于边远地区,过去和外界隔绝,由于民族压迫,在民族之间造成了严重的隔阂。解放后,党虽在这类地区进行了很多工作,使当地在政治、经济上发生了一些变化,群众的觉悟也有了很大提高。当前,这类地区的各族人民迫切要求发展生产,改变贫困面貌。因此,一切工作必须围绕在有利于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来进行。因此,须要更好的团结上层,在作好上层工作的基础上,达到发动群众的目的。为了激发群众生产积极性,要多奖励先进人物和事迹,并认真的帮助群众总结本民族的先进的增产经验,防止硬搬内地生产经验的作法。
关于互助合作问题,会议一致认为: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组织互助组的原则是从有利于生产和民族水平出发,大量的提倡群众性的换工互助形式,逐步的从临时换工互助形式发展为长年互助和等价互利的互助组。农业社的建立采取办一个巩固一个,哪里条件成熟哪里办的方针。但办社的精神是积极的,作法是稳步的;防止任何求之过急的现象。直接过渡地区的农业社,一方面要搞好社内团结,增加生产,同时也要热诚的帮助互助组同社外群众搞好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