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从大马士革到阿勒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27
第5版()
专栏:叙利亚通讯

  从大马士革到阿勒颇
  本报记者 蒋元椿
从大马士革到叙利亚西北部的名城阿勒颇,有铁路可通。不过,铁路有一段要经过黎巴嫩境内,一般人宁愿坐汽车去。行程三百六十五公里,车子开快一点,六小时可到。
我们一早从大马士革出发。前几天下过雨和雪,所以气候特别冷,我们过西伯利亚时穿的皮大衣,这时候居然又用上了。天气很好,蓝天明净无云。朝阳照射着大马士革绿洲西面的一带山岗和原野上的果树园。大部分果树都落光了叶子,只有橄榄树还是青的,虽然也显得有些憔悴。汽车一直往北,通过绿洲以后,就进入了山区。这是叙利亚、黎巴嫩边界上的安梯黎巴嫩山脉的余脉。由此东望,一片起伏的不毛的原野,隐藏在迷蒙的雾霭之中。
这一带山,都是光秃的石山,没有一棵树,岩层都已风化,侵蚀得非常厉害。几条小溪一点水也没有,被沙石填塞得几乎看不出来了。据说,叙利亚从前是有很多树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缺煤,当时统治叙利亚的土耳其人砍伐了大量的树木,作为烧火车头的木柴。以后法国人又砍伐了大量树木到法国等地去廉价出卖,因此造成了这样可怕的破坏。对于雨量又少、河流又小的叙利亚来说,这种情况应该说是农业生产方面的一个严重的威胁。在这里可以看到西边安梯黎巴嫩山脉的主脉。这是一列由东北走西南的拔海二千多公尺的极为整齐的大山。延绵一百多里的峰顶上积着厚厚的雪,雪峰下是垂直数十公尺的裸露的陡崖,形成一堵不可超越的寨墙。这景色有点像中国安徽的黄山,更像浙江的雁荡山,但是论气魄却要雄伟庄严得多。
我们正在观赏风景,天气却渐渐变了。从西北方向来的阴云,渐渐笼罩了山峦,不久就下起雪来。汽车在山里越爬越高,雪也越下越大,坐在车子里,脚都冻得有些痛了。越过这片山区以后,公路不断下降,雪慢慢止了,却又时断时续地下起雨来。我们就在泥水飞溅之中,进入了中东极其有名的奥朗底河流域。
奥朗底河全长四百五十一公里,发源于黎巴嫩。上游在黎巴嫩境内一段长约四十六公里。流入叙利亚以后,它经过荷姆斯、哈马这两个城市,一直往北,进入土耳其境内,在安提俄克附近入地中海。在叙利亚境内一段共长三百二十五公里,形成了一片肥沃的地区。这一片地区加上北面和东北的阿勒颇平原、吉齐拉地区,西南同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联结起来,东面同伊拉克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联结起来,就构成了中东的所谓“肥沃新月”。
在接近荷姆斯的地方,有一些国有的荒地,从沙漠里来的贝陀因人(游牧民族)在这里牧羊。他们的长方形的帐篷,孤零零地站在荒凉的贫瘠的土地上。叙利亚的国有土地,据农业部说有二百万公顷。这些地是可耕的,但是缺乏灌溉,而雨量又少,因此大部分是荒地。据说,在东北吉齐拉地区,政府已经在开始把这些土地分给游牧民族,帮助他们定居下来。
不久之后,我们就走完了一百六十五公里的旅程,来到了荷姆斯。荷姆斯有十二万人口,是一个颇为整齐的城市。这一带现在依靠奥朗底河的灌溉,种植小麦、棉花和糖萝卜。种果树的不多,因为这里经常有强风,不宜种果树。这种强风的形成,可能是因为它正当西南面的安梯黎巴嫩山脉和西北面的阿拉威山脉之间的缺口处,所以常年有一股穿堂风。在荷姆斯南面不远的地方,奥朗底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湖,称为荷姆斯湖。湖水作碧玉色,浅处呈绛红色。远山环列如屏风。风景绝美。湖有五千公顷面积,蓄水一亿二千万公方。1939年在这里造了一个七百八十公尺长的水坝,开了两条运河,可以灌溉荷姆斯和哈马之间的土地约六万公顷。
我们还参观了一个用糖萝卜制糖的工厂。这个厂是1949年由捷克斯洛伐克的斯科达工厂承建的,设备比较新。每年可以产糖五万到四万五千吨。但是由于原料不足,现在由古巴、台湾等地进口粗糖加以精炼。这里还有一个设备很好的油漆厂,由于时间来不及,我们没有去参观。
据荷姆斯省长马密什先生告诉我们说,荷姆斯从叙利亚独立以来,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学校已经从法国统治时代的四十所增加到了三百所。学生有六万人。医院由土耳其统治时代的完全没有增加到了五所,其中一所是设备很好,可称中东第一的。顺便说明一个情况,据统计,叙利亚全国人口中,有52.6%是二十一岁以下的青年人,因此教育事业方面的费用是政府的一笔很大开支。荷姆斯的葱也非常有名。这里的葱同中国北方的胡葱一样,并且也是习惯于生吃的。从胡葱这个名字看来,可能中国的葱就是从阿拉伯世界传来的。这里从前也出产蚕丝。不过自从人造丝兴起以后,蚕丝就衰落了。
在荷姆斯以东一百六十五公里的沙漠中,有一个被称为“沙漠中的新娘”的古城巴尔米拉。这个地方在古罗马时代是一个很繁荣的城市,后来成为欧洲与东方贸易的必经之地。一直到公元三世纪左右,由于东西贸易不经过波斯湾,改走中亚细亚的陆路而逐渐衰落。现在那里还保存有许多罗马时代的古迹。由于冬季雨多,道路情况不好,我们没有能够去看一下,实在遗憾。
说到罗马时代,顺便谈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古罗马从公元前一世纪起,统治叙利亚有四世纪之久。据说有四朝罗马皇帝都是叙利亚人。他们当皇帝的时候,就在叙利亚的故乡大兴土木,兴建城市,帕尔米拉就是其中之一。
荷姆斯省长请我们在古罗马时代遗留下来的水闸旁边的一家餐馆里吃了一顿丰富的阿拉伯饭。吃完饭时间已经不早,我们就上路赶往阿勒颇。荷姆斯距阿勒颇二百公里,中间经过哈马。从荷姆斯往北,村庄的样子显得很特别。这里农家的房子都是用泥砖砌成尖顶的,完全像中国的瓦窑的样子。有的从上到下就是一个圆锥形的建筑,有的基础是方形的,屋顶部分却是一个圆锥。据说,这是因为这一带多雨,这样的建筑形式便于雨水流下。不过,我想,缺乏木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从哈马往北,公路一直在丘陵地带上上下下。到过西北的同志说,这一带的地形和山村的景色,很像陕北。天气也很特别,时而出太阳,时而大雨倾盆,有时还来上一阵雹子。经常遇到迎面而来的满载棉花的大货车,这些货车几乎全是西德的出品。在离阿勒颇七十公里的地方,迎面来的一辆小轿车把我们截住了,原来这是阿勒颇市议会的三位议员。他们因为我们这么晚还没有到阿勒颇,怕我们路上出了什么事情,所以特地来找我们来了。
我换坐上来接我们的车子,继续向阿勒颇前进。三位议员中一位是女的,是个医生,另一位也是医生。他们只会讲法文,因此无法进行谈话。他们就忙着请我抽香烟,吃巧克力糖。第三位议员能够讲英语,他一面开着车子,一面侧过身来同我谈话。他是个农业资本家,在幼发拉底河边上向当地酋长租了一块地,雇工经营农场,专门种植棉花。从他拥有十六辆拖拉机来看,他的农场是不小的,不过他还是埋怨收入太少。他们问了不少关于中国的问题,表示很有兴趣到中国去看看。
天色黑下来了,阿勒颇渐渐接近。最后,翻过一座小山,一片灯海出现在我们眼底。开车子的议员先生回过头来对我说:“阿勒颇到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