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老来少——“回乡日记”之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27
第8版()
专栏:

  老来少
  ——“回乡日记”之四
  吕建中
吃过早饭,到大街上走走,街头巷尾到处是穿花衣服的人。年轻的媳妇和姑娘们,一串跟着一串挨门逐户看新媳妇。乡里诊疗所门前是一条干涸了的穿街大河,河里河外全是放爆竹的孩子。
表弟说,这条河一到夏天就把全村隔成两半了。农民下地,孩子上学,以至新媳妇走娘家,都很不方便。村里人多少年来就梦想修一座桥,总不能实现,现在建立高级农业社,第一年就着手办这件大事情了,政府贷给一部分款,社里组织劳力上山凿了几十根大石条,过了春节就准备动工。
我和表弟正谈论修桥的事,村上“董老头”领着孩子笑嘻嘻地走过来问好。其实他还不满五十岁,只因在旧社会里,他死了妻子,又招了一把火,日子败下来,他不知不觉添了满脸皱纹,头发也愁白了,从此村里人便唤他做“董老头”。这人从小就很乐观,喜欢唱京戏,上山打柴,下泊犁田,腰里总是揣着一本“京剧大观”,一歇下来就喝喝??地唱,后来竟发展到能在旧戏班里客串了。自从遭事以后,他地也不种了,索性到一个城镇的旧戏班里混事,又讨了戏班里一个女佣人做妻子。从此村里人看不起他了,说他太流气,不务正业。
解放以后,他又回到村里安了家。村里扮秧歌、演戏他是积极分子,但是劳动起来他差不多是最落后的一个。1955年农业合作化的大风暴来了,他立刻报名入社,晚上回家悄悄对妻子说:“还愁什么,社会主义我算看透了。有福同享,有罪同遭,入社大家都过好日子,也不能叫咱自己挨饿。”从此他脸上确是没有一丝愁容,而干起活来却照样是吊儿浪当。尽管他对村里的剧团挺热心,群众却看不起他,甚至讽刺他。不过每逢年节,要是剧团能演上几出好戏,让大伙看个痛快,“董老头”在村里的威信也就暂时提高一点。
不过剧团里不能光演京戏,有时也得掺合着演点新戏,像互助合作好、改造懒汉、“小女婿”,等等。在这方面“董老头”总是想露一手的。比方有一次,他从区里弄回来一个改造懒汉的剧本,他花两个晚上把它改编成京剧形式,名之曰“新剧旧演”,那个懒汉角色由“董老头”自己来担任,他身穿半截夹袄,歪戴一顶瓜皮帽,眼睛和鼻梁上用白粉勾画成像京戏里的丑角样儿,他先是懒懒散散地唱一段二簧,后来受到了社主任和生产队员们的批评,于是又用道白的形式做一番自我检讨,最后,他转变成“劳动模范”了。尽管这出戏改编得不伦不类,他却博得了群众的赞许。当他怀着得意的心情走到大街上的时候,有些人就以一种又夸奖又带点讽刺的语气说道:“‘董老头’,您演得不错;您呀,要是您自己能像戏里那懒汉变成个劳动模范就好了。……”“董老头”听了这话,心里舒服,脸上又发烧,夜里有时心里烦躁得睡不着,就跟他妻子发脾气、吵架。
一个人,在思想斗争激烈的时候是最需要人家帮助的。社干部明白了他这种情绪,便体贴他,鼓励他,帮他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同时也反复开导他,让他懂得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靠自己的两只手去创造。后来,全村合并成了一个高级社,俱乐部也整顿了一番,领导上就放手把俱乐部交给“董老头”负责。他深受感动,慢慢地转变了,村里人对他的印象也一天比一天好。“董老头”意识到自己的劳动,自己所做的事情,为社会所需要,也为群众所欢迎,也就越觉得眼前的路子宽了。他常常白天下地劳动一天,晚上又在俱乐部里忙半夜,差不多又恢复到他年轻时候那种乐观情绪了。
这天下午,村里俱乐部又在农业社办公室西边大院里演京戏。据说这是全村四百多户人家春节当中最感兴趣的一次娱乐,而且不论大人小孩,一提起演戏总是要提到“董老头”。我下午三点钟到大院的时候戏快要演完了。只见台子当中坐着一个花旦,用一条红头巾蒙住了头和脸,花旦右边是一个小生,左边是一个太监和另外两个什么官儿。坐在我旁边的一个老太婆告诉我那演的是“凤还巢”,当中那个花旦名叫程雪娥。不一会,一个丫环把那花旦的头巾取下来了,我定睛一看,天哪!原来是“董老头”!他脸上抹了两把粉,搽了两腮红,脸上的皱纹看得清清楚楚。据说,因为那个小生错把程雪娥的丑姐姐认作程雪娥,便不想娶她了,可是等过了门揭开头巾一看,原来是个绝妙佳人。因此程雪娥感到冤屈,喂呀呀地哭起来。“董老头”这一喂呀不要紧,满台子底下的人却笑开了,我旁边那个老太婆张着没牙大嘴边笑边说:“您都看看哪,董老头真成了个老来少!”
“董老头”固然是“老来少”;不过据我看,台子底下那些笑出了眼泪的老年人差不多也都是“老来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