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美国对中东扩张的新阶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28
第6版()
专栏:

  美国对中东扩张的新阶段
  张放
“当英国退出的时候,美国就走进去。任何地方只要英国在军事上或经济上过于软弱,美国的势力就把它接受了过去。”英国工党领袖比万在评论“艾森豪威尔主义”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这是支配西方外交策略的一个简单的“公式”,并且说这个“公式”也将应用到中东了。事实确是如此。“艾森豪威尔主义”便是按这个“公式”办事的,它标志着美国排斥英法在中东的殖民利益的新阶段,标志着帝国主义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又一个回合的开始,同时也标志着美国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政策的一个新的方面。
从“杜鲁门主义”开始
英法帝国主义在第二次大战中削弱了,它们已经不能牢固地控制它们在中东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美国则借着参加第二次大战的机会渗入了中东。同时,中东各国蓬蓬勃勃地兴起了民族独立运动,使英、法在中东的殖民统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所以当战争一结束,美国就逐渐地、全面地、有计划地向英法在中东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进攻。
美国在1947年宣布“杜鲁门主义”,把作为英国的传统的势力范围的土耳其和希腊两国拉入了自己的怀抱。这两个国家最后在1952年被拖进了北大西洋集团。从此,一向作为英国在东地中海门户的希、土两国便成了美国的附庸。
中东的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使得英国不能不在1948年结束它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英国曾经制造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民族纠纷,并利用这种纠纷在巴勒斯坦维持了将近三十年的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这个纠纷却便利了美国来夺取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地位。美国利用了犹太人的建国的愿望,使以色列从建国之日起便成为它在中东进行扩张的工具。经过1948年到1949年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战争后,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的大部分地区。美国以以阿战争“调停人”的身份把自己的势力在中东地区的腹部树植起来了。英国企图利用阿拉伯国家的封建王公,通过约旦策划“大叙利亚计划”来保全自己在中东的地位,和挽救自己在巴勒斯坦的损失。但是这个计划没有得到实现。1950年英美法关于中东局势的三国宣言,实际上是表明英法被迫正式承认了美国在中东的地位。虽然英国这时在中东还控制着波斯湾沿岸地区的各国石油产地,但是由于美国已经完全控制了沙特阿拉伯和巴林岛的石油生产,并且在伊拉克和科威特扩张了自己的势力,因而英美在中东地区力量对比已开始发生有利于美国的变化。
伊朗战后发生的事变,可以说是几乎重演了巴勒斯坦战后的历史。伊朗是英伊石油公司的所在地,它是英国在中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殖民统治的基地。由于伊朗人民的觉醒,伊朗政府在1951年5月宣布了石油国有化的命令;对伊朗人民进行了半世纪残酷剥削的英伊石油公司的活动,被冻结了。英国采取了派遣兵舰到波斯湾“示威”以及封锁伊朗石油输出等严厉的报复措施。伊朗人民不但没有屈服,而且反英的民族情绪更加激昂。美国照例以“调停人”的面目出现,它一方面支持对伊朗石油输出的封锁措施,另一方面则通过美国进出口银行和“第四点计划”给予伊朗政府以财政上的“援助”。美国总统杜鲁门还派遣石油垄断资本的代理人哈里曼为特使到伊朗活动,并且邀请伊朗首相摩萨台访问美国。美国的企图是要竭力拉拢摩萨台政府,而当时英国的全部力量正是要推翻这个政府。由于伊朗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和发展,摩萨台政府没有变为美国的工具,于是美国转过来同英国在一起通过加紧对伊朗石油输出的封锁和军事政变的办法推翻了摩萨台政府(1953年)。由美国扶植起来的伊朗新政府,马上得到美国巨额的“紧急经济援助”。另一个美国石油资本的代理人小胡佛又以总统特使的身份赶到伊朗进行活动,在1954年8月缔结了由“国际财团”瓜分伊朗石油的协议。“国际财团”是由英、荷、法、美四国的八家石油公司组成的,而其中美国的五家公司占有了伊朗石油公司股份的40%,这就造成了美国在伊朗石油利益中同英国平分秋色的局面,结束了英国对伊朗石油的长期的独占的地位。
伊朗把石油财产国有化的措施虽然遭到了失败,但这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庄严行动本身却大大鼓励了中东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中东出产石油的国家要求对等地平分在英、法、荷控制下的石油公司的收入,当时几乎形成为一种运动。
埃及的民族独立运动在这种形势下也有了新的发展。埃及政府在埃及人民的要求下在1951年正式提出废止1936年把埃及置于殖民地地位的英埃条约,以及1899年关于英埃共管(实际上是英国独占)苏丹的协定。美国认为从埃及赶走英国的势力,是美国千载一时的好机会。美国立即把自己装扮成埃及和阿拉伯人的“朋友”。丘吉尔当时曾要求美、法、土派兵到苏伊士地区协同英国镇压埃及人民要求英国撤出埃及的民族运动,却为美国政府所公开拒绝。美国并且在英埃谈判中间以“调停人”自居。杜勒斯和史塔生并且在1953年在访问中东的旅途中到了开罗进行拉拢活动,这曾引起英国方面的不满。1954年,英埃签订了关于规定英国从埃及逐步撤退的英埃新条约。美国把这些事件看作为自己对埃及的“贡献”,并且乘机要求埃及参加美国的军事条约体系,但是遭到埃及的断然拒绝。
以色列接受美国的控制,伊朗石油被美国分享,埃及废除1936年英埃条约——这三件连续发生的事件,动摇了英国在中东的殖民统治的基础。
在这同一时期,法国在摩洛哥、突尼斯的统治地位也面临民族独立运动的威胁;法国对这些地方采取残酷的军事镇压,引起了当地人民更加剧烈的反抗。美国却从中假装好人。1954年联大讨论阿拉伯和亚洲国家对法国在北非的暴力镇压的控诉案,美国故意不同法国站在一边。这引起了法国国内资产阶级报纸的反美的浪潮。美国利用法国同北非阿拉伯人之间的冲突,迅速地在北非法国的殖民地上扩充了自己的军事基地。
“先援助然后军旗”
应当指出,美国战后这一时期在中东排挤英法势力的一个重要工具,就是它的对外“援助”计划,包括“共同安全计划”和“第四点计划”。但是当时“美援”的重点还是放在西欧,其次是远东,中东还是第三位。1955年以后,逐渐提高了对中东的拨款比额。最近“艾森豪威尔主义”宣布准备每年额外拨款二亿美元来援助中东国家,则达到了最高峰。
美援是美国控制中东国家的钓饵。随之而来的便是企图把中东国家逐步拉进美国的军事同盟系统。
1951年,北大西洋公约理事会会议决定成立同北大西洋公约有联系的“盟国中东司令部”。接着,便由美、英、法、土正式向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也门和约旦提出“邀请”,要求它们参加。这个计划事实上是美国提出的,但因为当时英法在中东的势力还不小,因此美国不得不让英法做共同的发起人。英法怕美国独自控制这个集团,也不得不争取参加。但是由于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坚决拒绝,这个计划最后破产了。
到1953年,美国认为伊朗石油事件实际上已经结束英国在伊朗的统治地位,而英埃1936年条约的废除和埃及民族主义政府的成立又严重地打击了英国在埃及的地位。根据这种情况,美国便单独提出中东“北层计划”(即所谓“中东防御组织”)。杜勒斯当时提出这样的口号:“北层计划”应由这个地区的国家自己组织,地区以外的大国不应参加。这实际上是要排斥英法。美国打算首先把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阿富汗拉进这个计划,然后逐渐把阿拉伯国家也拉进来。由于阿拉伯国家的坚决反对和英国的从中破坏,这个计划也宣布流产了。但是,美国还是在1954年开始部分地变相地实现了这个计划。在美国的拉拢下,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签订了“友好合作协定”;美国先后同巴基斯坦、伊拉克签订了接受美国军事援助的协定。这样,美国便把自己的势力直接伸入英国在中东的战略据点伊拉克和英联邦成员国巴基斯坦。这引起英国极大的惊慌。所以在1955年,英国便积极活动,建立了有英国参加的包括土耳其、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在内的巴格达条约。美国却有意站在英国策划的巴格达条约以外,至今拒绝参加。但是这个条约所有的中东成员国家都接受了美援,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美国的支配,这个条约事实上也脱离不了美国的控制。
因此英美在利用事军同盟来控制中东国家并排挤对方的剧烈的斗争中,美国也是占了上风。
“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出笼
1956年,中东的民族独立运动空前高涨。埃及这一年在迫使英国根据1954英埃条约撤退英国在埃及的驻军以后,接着收回了苏伊士运河公司,并且击败了英法联军的武装侵略。英法在中东的势力大大削弱。而美国在埃及战争期间实行两面政策,一方面纵容英法的侵略,另一方面又等待英法在武装干涉中被削弱,同时以置身事外的姿态来为自己谋取政治资本。在英法侵埃失败以后,美国就认为这是它向中东地区“登堂入室”的时机了,于是提出了对中东的“新”政策——“艾森豪威尔主义”。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政策,而是战后以来,美国一向奉行的取代英法地位的政策的继续。不同的是,这次的规模更大了:它要全盘推翻英法在中东的统治,由自己来独占,而不是夺取个别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
“艾森豪威尔主义”的这种打算,杜勒斯自己也承认。他在他提交给艾森豪威尔的一份秘密备忘录(据“新德意志报”揭露)曾经指出,一方面由于英法的失败在这里(中东)产生了一定的“真空现象”,而英法绝不可能在这一地区应付这种局势;另一方面埃及和阿拉伯国家开始了解它们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务,它们正在力图摆脱它们所憎恨的西方的监护。因此,杜勒斯认为美国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填补在中东所形成的“真空”。这种措施便是
“艾森豪威尔主义”,它将使近东和北非被圈在美国的“战略责任”的范围内,这样可以使美国不要同英法商量就在这一地区采取相应的措施。
美国的“责任范围”主要是那些地方呢?据美国“每月评论”杂志揭露,主要是“两个最富庶的经济地区:波斯湾周围的油田和包括尼罗河在内的广大的中非、北非地区的丰富的资源、铀矿,刚果及附近地区的其他宝藏,还有基本上是未经勘探的撒哈拉和非洲西北部的资源”。
从这里,人们不难理解,当“艾森豪威尔主义”出笼的同时,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和美国总统特使理查兹分别在北非和中近东从事广泛的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了。
而人们知道,波斯湾周围的油田正是英国在中东殖民利益的最后的也是最主要的基地;而中非、北非也是英、法的残存的势力范围。所以“艾森豪威尔主义”实际上就是要把英法在中东的最后殖民据点连根拔除,而在英法倒下去的地方建立起美国的殖民帝国。
自然,美国的统治者已经察觉到,要在已经觉醒并正在奋起反击西方殖民主义的中东地区建立美国的殖民帝国是困难重重的。因此,“艾森豪威尔主义”就披上了最狡猾的伪装。第一,它是以巨额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为钓饵的,从表面上看来,它不是像英法那样只是来进行压榨剥削,而却是来“送钱上门”的。第二,它以反对共产主义、保证中东的“安全”、维护中东国家“独立”做幌子,不是像英法那样赤裸裸地采取军事镇压的行动;第三,它比英法更加奸诈地制造和利用中东各国之间、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极力掩盖自己的殖民主义目的,不像英法露骨地暴露出自己的殖民者的面目。但是美国最近在百慕大会谈中宣布参加巴格达条约军事委员会,却把自己一心要镇压中东民族运动的真面目暴露了出来。
“艾森豪威尔主义”的策划者们煞费苦心来给美国的这个扩张计划涂脂抹粉,一方面固然是为了想要欺骗中东各国的人民,但同时也是要堵住英法殖民者的嘴巴,使他们无法反对。英法两国刚刚在中东侵略失败,只好自叹不如,眼看着美国在那里去填补它们留下的“真空”。这完全是出于不得已。但是如果认为英国和法国就这样把自己在中东的殖民统治地位拱手让给了美国,那就未免太天真了。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势必努力去保卫自己的殖民利益。因此随着“艾森豪威尔主义”的逐步推行,也就是说,随着美国势力对中东地区的进一步侵入,美国殖民者和英法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必然会日益尖锐起来。同时,由于美国这一侵略性的计划是同中东人民的民族利益毫不相容的,因此即使它目前还可能依靠一些伪装来欺骗某一小部分人,但是终究中东人民是决不会容忍美国的新殖民主义计划的。正如埃及的舆论早些时候所严正指出的:中东人民把英法殖民者赶出去,并不是为了让美国殖民者进来的。也正如英国工党的比万所说的:“美元比英镑来得多些,但是一旦沾上了帝国主义渗入的嫌疑,美元就不一定比英镑更得人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