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科室工作要走群众路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30
第2版()
专栏:

科室工作要走群众路线
圣之
企业的科室是企业领导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哪一个领导机构,如果离开了群众的智慧和经验,都是难以实现正确领导的。那末,做为企业领导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室,在增产节约运动当中,要克服工作中的主观性、片面性,正确地发挥它在改进企业管理和组织、指导生产中的作用,就必须学会运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有的人认为:科室工作,特别是技术工作,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没有什么可以跟群众商量的地方。说这种话的人没有正确地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大家知道,任何理论都是由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技术知识的发生和逐步地充实与完善,都是依靠劳动群众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和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群众经常保持接触,共同商量问题,才会丰富自己的技术理论知识,改进与提高技术管理工作。在增产节约运动当中,不是有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合作有了重大的技术改进吗,不是有许多工程技术人员总结了工人群众的先进操作方法,充实了工艺技术规程吗,其他科室工作的情形也是这样。
当然,强调科室工作人员要善于跟工人群众商量问题,并不等于说,每一个科室人员的个人钻研和独立思考就不重要了。个人钻研和独立思考同样是提高科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跟工人一起商量问题的时候,每一个科室人员也应该独立思考,周密地分析、研究来自工人群众的意见,吸收其中的有益部分,而不是随风唱曲、人云亦云。
有的人认为:企业的科室既然是负责组织与指导生产的,那末,为了增加生产,厉行节约,科室制定的各种计划、措施和制度,经过厂长批准以后,工人群众去执行就是了,用不着商量。这种认识当然也是不全面的。工人群众应该努力去实现既定的计划和有关措施,要遵守企业中各种有关制度,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企业中的科室工作是为车间生产服务的,科室所拟订的各种计划、措施和制度,如果不跟群众商量,就不知道是不是最大限度地符合车间生产的实际要求,是不是可以为车间生产创造便利条件,能不能保证车间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即令这些计划、措施和制度都是真正符合增产节约的要求的,但也是要工人群众去执行和实现的,如果不跟他们商量,不解除他们的疑难,不取得他们同意,不动员他们发挥积极性,就难保这些计划、措施和制度能够完满实现。尤其像总务科、福利科等科室的许多工作,如果不走群众路线,不跟群众商量,那更是永远也办不好的。
目前,有些科室工作人员固守陈规,他们不仅有事不主动去找职工群众商量,而且他们对于职工群众在生产中提出的正当要求也不理会,这就束缚了工人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这种现象应该改变。
科室工作要走群众路线,不只是要跟工人群众商量问题,还应该提倡各科室内部人员之间互相商量问题,尤其是科室与科室之间应该密切联系互相商量问题。因为,在一个科室内部每个人之间,企业内部这个科室和那个科室之间,工作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许多工作往往是需要几个人、几个科室互相配合,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的。因此,科室内部和科室之间有事互相商量,也应该纳入科室人员走群众路线的范畴。
企业领导上应当教育科室工作人员认识走群众路线的必要性,特别要注意通过实际工作来帮助科室工作人员树立依靠群众办好企业的观点。在做到这一步以后,企业领导上还应该帮助他们解决若干具体问题,为他们在工作中走群众路线开辟道路。例如:整顿科室内部工作秩序,取得深入群众的时间;组织老技术人员带新技术人员下车间,技术水平高的带技术水平低的下车间,有经验的带没有经验的下车间;消除某些科室人员下车间的种种顾虑;教育工人尊重科室工作人员,主动将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向他们请教和商量等等。这样,不仅加强了科室人员下车间的勇气和信心,并且加强了科室工作人员与工人的团结。
开展科室竞赛,是推动科室工作人员走群众路线、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人群众一道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保证完成与超额完成国家计划的基本方法。近年来,在全国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和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影响下,在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感召下,科室工作人员要求参加社会主义竞赛的愿望比从前更迫切了。过去,许多企业中也曾经开展过科室竞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总的说来效果不太大,主要原因是没有从科室实际出发去组织竞赛。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开展科室竞赛,绝不能机械地搬用组织生产车间工人开展竞赛的一套办法,必须切实地根据科室不是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它是负责组织生产、指导生产并服务于生产的;科室业务复杂,科室之间协作性大;科室人员多是知识分子等等特点,具体组织科室工作人员开展竞赛,才会取得应有的成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