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三门峡市的诞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4-05
第2版()
专栏:

三门峡市的诞生
新华社记者 君谦 陈健
一个新的城市诞生了,这就是三门峡市。它在潼关以东、洛阳以西的黄河南岸,它的前身是陇海铁路上的一个小镇——会兴镇和黄河三门峡附近原属陕县的黄底等几个乡的农村。这个新城市是在祖国建设声中诞生的,是国家为开发治理黄河兴修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立的。现在,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就设在这里。
会兴车站
沿陇海铁路西行,进入河南西部的峡谷地带,不久,便到了会兴车站。这个一向不为人们注意的四等小站,因开发和治理黄河热闹起来了。几年来,不知道有多少水利、地质的勘测人员和专家到过这里,有多少国际友人到过这里,多少作家和诗人到过这里。现在,兴修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快开工了。车站附近摆满了各种工程所需的机械,一直摆到一个四万平方公尺的器材仓库。每天,这个车站都迎接着成列车的器材和新的客人。大连机车车辆厂出产的四十五吨的大吊车像巨人一样立在车站上,担负着从火车上吊下各地运来的机械的任务,而现在它的巨大的臂膀更忙了。这些机械,有的来自东北的齐齐哈尔,有的来自西南的贵阳。这个车站的站长告诉记者说:1956年有七千个车皮为三门峡工地送货,这等于我们以往全年运输任务的七倍。而今年的运输任务,还要大得多。
黄河三门峡工程局的很多干部都知道,一年以前他们初到这里时,下了火车还是一片旷野。那时候,夜晚车站上只有一盏昏暗的油灯。现在的夜晚,车站上和车站附近都是一片辉煌的电灯。
会兴镇
距离车站约一华里的会兴镇是新的三门峡市的中心。
这个古老的小镇,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战火烧得衰落荒凉了。解放那年镇上只有一家中药铺。去年4月,河南支援三门峡工程办事处在这里成立时,也仅有十一户小商小贩。街上堆满垃圾杂物,房屋多已歪斜倒塌。镇南头有块一百五十平方公尺的臭水坑,威胁着居民的健康。
现在它的面貌全变了。镇上出现了很多新房,一个初具规模的工区市场在这里形成了。全镇已经有邮电局、银行、书店以及百货、布匹、文化用品、医药等八十多个专业性的商业门市部(全市连同大安、史家滩等工人村有上百个门市部)了。还有从东北旅大迁来的一所设备完善的医院。那些从河南各地搬来支援三门峡工程的各种服务性的商贩就更多了。镇上有了浴池和讲究的理发店,姑娘们已经有地方烫发了。镇南面的臭水坑填平了,上面盖了竹棚子,形成一个市场;旁边新建了一座可容纳一千多人的剧场,河南豫剧院和一些专区的职业剧团,不间断地在这里为工人和农民演出。今年春节,附近农业社的业余剧团,也在这里为工人演出过。过去镇上的居民依靠从五十多丈深的井汲水吃,现在已经有自来水了。镇上的工人俱乐部落成了。俱乐部旁边还设有阅览室,它前面的光荣榜上,经常公布有全市的先进生产者的事迹和照片。在逢集和过节的日子,这里是全镇的热闹中心。
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新落成的办公大楼和楼房宿舍,离会兴镇约二华里。工程局的六个附属工厂也要在这里兴建。这里将和会兴镇联成一片,成为市的中心。将来三门峡的巨大水库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一座风景幽美的湖滨城市。
三门峡
距离会兴镇约三十华里是黄河三门峡,三门峡的一片峡谷山地,现在是这个新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和会兴车站和会兴镇有公路连接,连接会兴车站的铁路也正在施工。
这个过去除了听黄河水声而外什么也听不到的幽静的河谷,现在沸腾着社会主义的建设生活。三门峡附近山脚河边的史家滩、大安等荒僻村庄,现在盖起了七万多平方公尺红瓦砖房,成了人烟密集的工人村。河边山岭陡峭,过去只有通行毛驴的曲折小道。现在沿河修成了公路,交驰着往返的汽车。
三门峡河谷南岸将来是筑坝的地方,山坡上从下到上都是帐篷。河上架设着铁索吊桥和北岸相通,北岸也出现了一千四百多平方公尺的为施工服务的厂房。河谷中还有少数矗立的钻塔。现在连接南北两岸为施工服务的铁桥已经动工了,河谷两岸堆了很多器材,河谷中喧嚣着各种机器的吼声和人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