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新乐农业社的一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4-05
第3版()
专栏:

新乐农业社的一天
长江三角洲南部的春耕生产开始了。就在这个美好的时候,我们来到了江苏省松江县新乐农业社,同这里的农民一道分享春天的劳动带来的喜悦。
清晨,我们走出门外,一片朝雾弥漫了田野。在离我们住处不远的打谷场上,有几个黑影在闪动。走近一看,原来社员们一天的劳动已经开始了。这是几个男女社员在为双季早稻选种、浸种。一个社员正用竹筛捞去泥水中的瘪谷,另一个社员正从河边挑来两桶水,倒在盛着良种的缸里。人们都在忙碌着。
早饭后,我们走出新乐生产队所在地的姚家滨。
晨雾渐渐散去。雨后的江南原野分外美丽。一片片的小麦、油菜、红花草(绿肥)遮盖了黑色的土地。
站在姚家滨向西一望,阳光下新乐生产队一群穿红着蓝的姑娘们正在锄翻秧田,为双季早稻做秧池。在姚家滨的东头,新乔生产队的耕牛正牵引着水车,戽水灌溉新翻的秧田。社干告诉我们:“我们社的播种工作3月29日开始,4月4日就可以全部结束,到那时你们再来看看,我们这里又有一番气象了!”
在新民生产队的时候,我们到六十多岁的老农柳琴来家里做客,同他谈今年生产和去年的不同地方。这是一位富于幽默感的老农。他一开头就说:“去年生产只有干部下命令,没有我们社员讨论的余地,干部叫立正就立正,叫稍息就稍息——生产?,那能像解放军出操一样!”这一个譬喻,一下就道破了去年领导生产上的缺点。谈起今年的生产,柳琴来兴奋地说:“今年大不相同了,社里的社员代表大会上,让社员民主讨论:今年全社究竟种多少双季稻,怎样种法。我在会上提了几条意见:第一条是双季稻要种,可是不能一下种得太多;第二条是秧田要选靠宅基近的小块肥田。如果这两个条件做到,我保证一亩双季稻收八百九十斤。这两条意见全被社员代表大会采纳了,真称我的心!现在,生产队又在搞‘三包’了,小块田由各队自己选择,翻好,锄好;不做秧田的,留着红花草。”这位老农越说越高兴,索性拉我们到门口土场上指点着说:“你们看,这红花草田里插的竹标就是做秧田的;那边竹竿上绑草的地方就是绿肥田。今年社员不会像去年那样,不等绿肥长成就全部翻耕掉了。”
我们正在谈话的时候,场边上一条膘满肉壮的大犍牛吸引住我们。老人说:这条牛是四年前他从别乡买来的,长到现在才不过八岁口,去年它就耕了一百多亩秧田。正说间,老人的小儿子柳道荣端上一桶上好的草料。说也奇怪,那牛用鼻子在草料桶里拱来拱去,却不吃料。我们以为这条牛生病了。柳老伯笑着说:“它不会病,是放刁,看见你们几个生人,怕是来买它呢!你看它眼都红了。”说着,这个老人牵着牛往棚里走。等到老人再把草料端到它面前,那牛竟大嚼大吃起来了。老人拍着牛颈,亲热地说:“辛辛苦苦养你这个哑吧儿子,那里还舍得卖你呵!社里春耕生产还得派你大用场呢!”
我们走过这个社的好几个生产队,社员对我们都显得十分亲热。据干部说:这是民主办社,特别是干部下田参加生产以后的新气象。
去年是建社第一年,又是第一次大面积种双季稻,社里有时候一天要开三、四个会。主要干部不参加生产,也牵连到全社二十三个社务委员和生产队长都没有整天参加生产,群众很有意见。
今年春节后,干部参加了生产,他们同群众的关系密切了。我们接触到的几个干部,都曾不约而同地讲起社主任彭兴余在参加生产过程中就地同群众研究出夏熟田间管理新办法的事情。今年春节后,积雪融化,夏熟田急需开沟排水;可是许多社员节后不愿下地。彭主任带领一些社员在大年初三就下田去排水,同时向老农彭进泉请教怎样才能叫大家对夏熟田关心。这个老农说:“要是各人分工包管就好。”于是,他们就共同商量出一种“以人定田,以田定工”的夏熟田间生产责任制。
听说这种田间生产责任制还准备推广到稻田管理上,我们就去找彭主任谈谈这个问题。但是,这一天我们白跑了好几个地方,好容易才在新乔生产队的麦田找到。这位五十七岁的老主任正在他自己负责管理的地边排水。他告诉我们:“现在有了田间责任制,好多了,你看,难得有一块田有积水。只要雨一住,家家户户都来开沟。真是雨过田干。”
紧张而愉快的一天过去了。但是,为全社辛苦奔忙的干部们还在讨论着加强生产队的领导,建立田间责任制的问题。
我们参加了这个会议,会上没有大报告,没有中心发言。会议上,大家对怎样加强社员生产责任心的问题发生了争论。起初,田间责任制并没有得到队干部的同意。有人说这样太麻烦;有人说这样是不是又要单干了;有人说这样做懒汉一定不同意。终于意见渐渐接近,一致公认田间责任制的六大好处是:加强社员责任心;保证做活质量好;避免天天派工、日日评工现象;干部工作省力;社员可以发挥主动性。那么这样做是不是会回到单干的路上去呢?“不”,社干部又解释说:“定人定户责任制只负责已耕作好的田间农活管理,每个时期有不同的内容,社里拨发一定的工分报酬。至于每亩田的单位产量、农本和耕作还是由各生产队计划好,由集体劳动集体分配的,这样不会走到单干去。”
要是有人问我们,这个社的春耕生产活动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呢?我们的回答是:今年这个合作社的农业生产工作,比起热情有余、经验不足的1956年来,已经踏踏实实地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了。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