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略谈文化遗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4-07
第7版()
专栏:

略谈文化遗产
陈翔鹤
日前曾接到一位作考古工作同
志的一封信,内中有几句话,抄录
如下:“不久以前,到南方走了两个月,更加深一层感觉,觉得由诗经到乐府诗、花间词、红楼梦小说,作注的学者先生,不学学文物怕很不好办。出土的东西太多了,……另一方面作注的还依旧停留在老方法上,这部门向科学进军似有个缺口,得填补才行。……”据这封来信的意思是要叫我去向有关领导方面反映反映。但我没有这样办。原因是对每一项工作的发展,特别是学术研究工作,在大家看法尚不一致的时候便去贸然进言,是很难得有效果的;这样的经验我所遇见的,已经不算太少了。至多在听者亦不过敷衍一句“很对,深有同感。”如此而已。但感了以后又怎样呢?还不是一笑置之!
这就牵连到各人对于文化遗产的看法问题了。
比如有的人就只将文化遗产停留在书本上面,认为用白纸黑字写下来才算学问。当然,“劳动创造世界”,“人民创造历史”,这些道理是谁都知道的。然而当一谈文化艺术遗产,就连我国古代丰富多采的乐与舞以及舞台表演艺术,多保存在现存的数不清的剧种和民间曲艺演唱内——宋词的曲调及唱法也还是去年才从西北的民间发掘出来的,——这样的事实也都会被忘记了。而恰巧这些活的遗产又全都或至少绝大部分为历代劳动人民之所创造。
此外,便要算上面那位同志所提到过的出土文物了。这些实物不管是为贵族用的或平民用的,而其全都出于历代劳动人民之手,可以反映当时的真实生活和斗争,更是毫无疑义。可惜得很,在每次出土文物展览会中,我都很少遇见我们的同行。而相反地,倒是时常看见有三三两两的国际友人在那里勤勤恳恳地做着观察、问询和记录。因此,几乎每次都不能不使我怵目惊心地想到我们研究工作中的联系实际问题。
从我个人讲,几乎每一次去参观出土文物展览,对我的启发和教育意义都是很大的。比如楚文物展览罢,当我一看见楚民族的色彩鲜艳的漆器、精工细致的篾席,以及几千年前楚人民就用近于机械化的弩机来射鸟,此外还有铁剑、琉璃珠子等等,这些都不能不令人从实物中得见当时楚文化的光辉灿烂的成就,而同时也体会到我国的伟大诗人屈原的一些不朽之作,其描写的辉煌绚灿,并非完全出于他个人的天才幻想,而实在是有其现实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的。又比如,在五省出土文物展览中,我曾得见过在汉代张衡“四愁诗”中说到过的“美人赠我锦绣缎,何以报之青玉案,”以及孟光向梁鸿进食时的“举案齐眉”的那种所谓“案”的实物。原来这是一种木制的,宽不过一尺,长不过二尺,两头带有矮脚如现代茶盘般的用具,并非如现今书案般的大,自然我们也更用不着去因为举起来重甸甸的而替孟光女士的纤纤玉手力不胜任而耽心了。在同一展览会中,我还得见过若干套唐代乐伎的土俑,从这一套套的实物中我们可以看出唐代的七弦琴是用笙、箫来合奏的,而歌者们又全都用手来掩着左耳,这可以想像其引吭高歌时发音的宏大。此外还有许许多多与理解我国古代现实生活和历史、文化艺术有关的例子,实在是美不胜收,难以一一列举了。
从上面的一些事实看来,可见我们此刻如果只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看不见人,看不见社会——包括可以看见古代社会生活的出土文物——的方法来作研究工作,那实在不是一个良好办法,至少正如前面那位写信同志所说的算是一个“缺口”,而特别是在历史、文学艺术部门。
1957年3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