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谈“拾画叫画”的表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4-13
第8版()
专栏:

谈“拾画叫画”的表演
白云生
下面再谈“叫画”。
柳梦梅进了书房后,慢慢转身,步法轻软些,坐下用手扶桌,表示微有倦意。念白“待我细细展开一看,阿呀!好庄严法相也”,唱曲牌名“二郎神”,“能停妥,这慈容只合在莲花宝座”,眼神并不十分注意,但用双手分屈合掌作莲花式,变化到双手心向上做出佛相坐态,眼睛微闭。猛一睁眼,看到是个立像,唱“咦,为什么独立亭亭在梅柳左”,用左手水袖盖右手水袖,按桌里右角,左手折袖高举,右腿独立,左腿用靴尖挑袍边,全身随着微作上下起伏,表示亭亭玉立意。
慢慢归到桌里左角,右手按桌角,作与上同样动作。唱“不栽紫竹林,边傍不放鹦哥”,脸上表示怀疑,慢慢坐下,而又想到观音身傍应当有紫竹林与鹦哥,用右手高举做出比划鹦哥姿式,左手斜下指画,眼神由画的上边看到下边,才发现下边有两只绣履,才知道不是观音。唱“只见两瓣金莲在裙下拖”,双手前后微动表示绣履露出姿态,面部怀疑的表情又进一步,想到莫非是尊嫦娥。又一看画,还是没猜对。唱“并不见祥云半朵”,在桌后用云步双手伸出随全身微动,变为双手心朝上做起伏状,表示祥云霭霭的意思。决定不是嫦娥,又归坐,面部微仰,眼神微动作思索状。念白“既不是观音,又不是嫦娥,难道是人间女子不成”。接着“哈哈哈”的笑了三声。接唱“这画跷蹊,教人难猜难摹”。立起身,走出桌外双眼微闭,一手摸头,一手抚心口,再双背手,随走头部随着微摆,作深思状,走到桌的右边,用眼细看画,发现有细小字迹。为什么这时才发现呢?一则女子笔迹细小,以前未注意到,二则弃置年久字迹也模糊了。急忙坐下再看,念“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念到末句,肯定是人间女子,面部现出喜悦,口中作啧啧声,自笑胡猜多时。再回想诗中“不在梅边在柳边”句,使自己又怀疑和思索。唱曲牌名“集贤宾”,“蟾宫那能得近它,怕隔断天河”。唱时先慢后快,眼睛看天空,坐着,双手做出指点状。因在舞台的动作上有动有静,此时应加强面部的表情,眼神要特别凝视画中人。念白“阿呀美人吓,想你有此好容貌,怕没个好对头”。唱“为甚傍柳依梅去寻结果”,双手左右做姿式比喻柳树和梅树的形态,双眼微展,想到与自己的名姓有关系,面部表现特别欢喜。念白“想天下姓柳姓梅的却也不少,偏偏是小生叫柳梦梅,论起来梅边小生有份,这柳边小生亦是有份的。唱“喜偏咱梅柳停和”,双手轻拍身子微晃,头部随之摇摆,表示非常得意,从此感觉这幅画与自己发生联系,更目不转睛地细看。忽然做出惊讶表情,发现画中人面貌很熟识,但又想不起在何处会过,面部做出回忆神情,眼神发直远看,表示自恨记忆力差,用右手击头部一下,唱“我惊疑未妥,似曾向何方会我”。立起身来徐踱,微捻双手,做出因想不起而有点急躁的情绪。又行至桌右边再看画,身子一挺,眼睛一转,头部一仰做出想起形状。想到曾做一梦,到一座大花园,有株梅树,树下立一美人,正是画中的人,她还说:“柳生柳生俺与你有姻缘之分,发迹之期”。所以移步俯身向画问“这话是不是你说的?”见她不言,故连问三声,每问一声,身子离画更近些。见她仍不答,便发“哟”声有怨怪之意。但随又立即转为笑脸,怕美人不悦,又向她表示请她答话,唱“你休见左,敢则是梦中真个”,表现出肯定是与她在梦中相会过。唱完时向画点头,眼神注视,做出亲切问话的神情。这时见画中人仍不回答,就更进一步的细细来认,又发现她手中执有青梅,自己又姓梅,更肯定和自己有关系。唱曲牌名“莺啼御林”,“她青梅在手诗细哦,逗春心一点蹉跎”,用双手指画后,双手互搓,表示情怀荡漾。这两句唱腔有时用清脆高腔,有时要细致缠绵。唱“小生待画饼充饥,小姐似望梅止渴”,作出想像中的狂态。(未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