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伏老参观全国农业展览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4-18
第2版()
专栏:

伏老参观全国农业展览会
雨过天晴贵宾来
昨日上午十时许,伏罗希洛夫主席乘汽车到达全国农业展览会。这时恰是阵雨过后,艳阳照临。展览馆门前喷水池的水花,同门楣上用中俄文写着“欢迎伟大苏联人民的使者——伏罗希洛夫同志”的红色标语,在明媚的阳光下互相辉映,使欢情洋溢的广场更加显得动人。当苏联贵宾在刘少奇同志陪同下走出汽车的时候,春雷似的鼓掌声和“万岁——万岁”的欢呼声,立刻包围了他们。伏老向欢迎的群众招手致意,在热情奔放的展览会参观者的簇拥下走进了展览馆的大门。
正确的道路
在综合馆中,关于我国农业合作化的介绍引起了伏老很大的注意。刘少奇同志向他谈到我国农业合作化的速度时,伏老说:“是的,这是辩证的,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穷是不好的,但穷也刺激了合作化的发展。”
伏老看到每一件关于合作化成果的展品,听到每一个关于合作化成果的数字,脸上总是呈现着微笑。当农业部刘瑞龙副部长指着一幅图表解释说:毛泽东主席说,合作化是我国五亿农民的方向。伏老立刻接着说:“正确的道路!这个问题解决了,社会主义就有了保证。”刘少奇同志频频点头,表示同意。
贵宾们随后又在另一列展览台上看到了防治农作物害虫的展览品。伏老非常关切地一再询问我们有些什么消灭害虫的办法以及全国消灭害虫的情况。最后他半开玩笑地指着害虫的标本说:“这些都是农业中的反革命,应当坚决把它们消灭干净!”
学习别人的长处
参观玉米的时候,伏老谈到了美国。他说,美国,特别是在加拿大,玉米种植得很多。有了丰富的玉米饲料,畜牧业就会发达。当然,美国在思想体系上是我们的敌人,但是他们有什么好东西,我们也是应当学习的。
亲切的鼓励
在林业馆,一幅“把山区建设得更加富饶美丽”的模型图吸引了伏老。他指着苍翠的树林和漂亮的房舍,对刘少奇同志说,这是共产主义。
“还得很多年才能变成这个样子,因为树木长起来不是容易的。”刘少奇同志说。
“不,我看用不了那么长时间。”伏老说,“共产党人是很有办法的。”
处处是友谊
中苏两国的伟大友谊无所不在,展览馆里的向日葵也是它的证据。看,那是苏联“萨拉托夫种”的向日葵。伏老拿起一粒葵花籽尝了一下,同时意味深长地说:俄国话把向日葵叫做“ПОДСОЛНЕЧНИК”,也有“向日”的意思,同你们一样。
他对花生的生长情况很感兴趣。他还说,我们能吃到你们的花生,这要感谢你们。
在标着“芳草遍地,一年四收”的地方,贵宾们停下来了。这里展出的香茅是一种产量很高的热带作物,苏联朋友对它大概是很生疏的。刘少奇同志摘下一片香茅叶子给贵宾们,他们嗅着,赞赏着。伏罗希洛夫主席把一片香茅叶放到衣袋里,他要把这芳香的叶片带回去,正像他要把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带给苏联朋友一样。
伏老的幽默
欢笑声一直跟随着贵宾们。伏老用他那爽朗的大笑和逸趣横生的话语,使展览馆的每个大厅都浸沉在欢乐中。
在烤烟展览台前,他对爱抽烟的人提出了忠告。他说,展览台上可以写明:谁要是想少活十年、二十年,谁就应当多抽烟。在林业展览馆的山火示意图前,他又一次提到抽烟。他说,山火怎样发生的,大概是因为抽烟的朋友随便抛掷没有熄灭的烟蒂吧。
有一位女讲解员被伏老的幽默弄得满面绯红。伏老指着她手中的指示棒问道:这棍子是做什么的,不是用来打人的吧?
国营农场馆的一个展览台上放着几只胶靴。伏老问:“每亩产量多少?”他旁边的刘瑞龙副部长回答道:“这个我们可没有计算过。”
伏老看到一株重达一百一十六斤的大甘薯,他说:“这可没办法偷走了!”这句话引起了哄堂大笑。
珍贵树种赠贵宾
下午两点半,贵宾就要告别了。总馆长金善宝同志捧着一个精致的漆盒,带着几件我国农业特产,向伏罗希洛夫主席赠礼。盒子里摆着十颗雕刻着花纹的缅茄树的种籽。缅茄树在全中国只有一棵,生长在广东茂名县,已活了三百多年了。
伏罗希洛夫主席接过了礼物,激动地说:亲爱的同志们!我心灵深处对中国人民的敬爱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我们无论到过和没到过中国的人都深深知道,中国人民是勤劳的、智慧的。我们两国人民是斗争中的兄弟,是同甘共苦的兄弟。我们在短短期间就作出了这样的成果,这在资本主义国家是根本办不到的。
伏罗希洛夫主席接着夸赞了展览会的组织和设计工作。最后并向大家祝贺。
·本报记者·(附图片)
伏老对我国的农产品——芋头很感兴趣。
伏老在农业展览会上看我国的热带作物香茅草。
本报记者 高 粮摄
农业展览会的工作人员向伏罗希洛夫主席赠礼。
本报记者 高 粮摄
伏罗希洛夫主席参观新式农具。新华社记者 邹健东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