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阅读
  • 0回复

把思想问题敞开来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4-23
第2版()
专栏:

把思想问题敞开来谈
本报记者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在最近召开的民盟全国工作会议上,热烈地讨论了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对许多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思想问题真正敞开了。会后,民盟副主席章伯钧在接见记者的时候,对这次会上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向记者作了简要介绍。
从民盟的任务引起的争论
民盟过去的工作是:组织成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团结和改造知识分子,帮助成员作好岗位工作,进行群众工作。自从党中央、毛主席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以后,民主党派的政治生活内容更加丰富了,民盟的任务又增加了两个新的课题。这样就发生了一个问题:在民盟的全部工作当中,什么是主要任务呢?
对这个问题,争论集中在这样一点上:民盟是以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主要任务,还是以贯彻执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为主要任务?
一部分人认为:在民盟内部,主要是搞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长时期的方针,暂时可以不当作主要任务。
有些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党在社会主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阶级对抗已经基本消灭、人民内部矛盾比较突出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方针。共产党是领导党,必须和民主党派一道,联系群众,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更好地处理这些新的复杂的问题。所以民主党派要创造一切条件,认真贯彻这一方针,以便正确地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
另外一种人,本来认为应当把执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一方针当作主要任务的,但是觉得现在条件还不成熟,党中央和毛主席虽然提出了这个方针,但是,上面统战,下面宗派。地方党组织不让监督,地方民盟组织就不敢监督。不如再待二、三年,等条件成熟了,再把这一方针当作主要任务提出来。他们说,地方上的实际情况就是这样:党员对党外人士信任不够,你一张嘴,他就瞪眼,你一提意见,他就说你从“阶级本能”出发。谁跟党有不同意见,盟组织总是先打盟员的手心。更普遍的情况是:你提了意见,没有下文,好像是:笑骂由你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大多数人认为,民盟的成员既然70%是文教工作者,作为一个政治团体,民盟当前的主要任务应当是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但是,也必须认真执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他们说:在地方党组织当中,许多党员对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认识不清楚,也是实在情形。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有了不少改善,共产党员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由顾虑、照顾逐渐作到尊重、信任。有人补充说:我们盟员也有宗派主义情绪,认为党是主人,民主党派是客人,勉强共事,没有真心。所以应该反求诸己,不要光责备党。
怎样实行互相监督?
谈到如何实行互相监督,有个别人说:现在民主党派的地位提高了,必须订出一套严密的法制,实行多党制的政治,这才便于对党监督。又说,既然是互相监督,民主党派和共产党就不应该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了。大多数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这是把“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理解错了,看成是资产阶级议会政治的一套:在朝在野党的互相倾轧排挤,不了解社会主义没有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根本上不能实现的。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下,领导党和民主党派之间,是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关系。党派的互相监督,可以使彼此更加全面、更加正确地处理问题。这样也就加强了党的领导,保证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完成。互相监督只有这样一个目的,任何旧民主主义的想法都是错误的。从这一论点出发,这些人认为:互相监督和接受领导并不矛盾。
对如何实行互相监督,有人补充说:共产党是领导党,它在处理国家事务中负的责任更重更大,所以党要求我们首先监督党和党员,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民盟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应该争取党对我们的监督,这样才可以尽快地克服缺点,做好工作。
监督范围也是大家争论的题目之一。有人主张:民盟对党只须在执行方针政策方面实行监督。有人主张不止于此,党在制定方针、政策的时候,除了军事、外交政策以外,民盟都应该实行监督。有人觉得什么都可以监督。但是在政策执行期间,如有不同意见,不必端到报纸、刊物上去,而应该在适当机构里提出意见。同时,在政府没有正式宣布修改或取消某一项政策以前,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仍然必须严格执行这一政策。
“思想上的对抗”和“政治上的对抗”
这是一部分人的看法:小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没有经济上的对抗,但有思想上的对抗。正因为这样,如果盟员暴露了某些严重的资产阶级思想,就很容易被某些共产党员认为这是来自敌对阶级的东西,因而把这种思想上的对抗,当作了政治上的对抗,也就是把有严重的资产阶级思想的人当成了敌人。有一个组拿一天的时间讨论了这个问题。结论是:两类矛盾不能混为一谈,思想上的对抗不能说是对抗性矛盾,当然也就不能说是敌我矛盾了。
人民内部矛盾应该如何处理?有些人认为:解决矛盾要分别大小,小矛盾让它“自生自灭”,“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大矛盾再扯开来谈。有些人认为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和处理国际关系一样,也可以“求同存异”,因为社会主义内部本来有“异”,不应该扩大“同”缩小“异”,也不应该强调“溶异为同”,否则,就会影响团结。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无论什么矛盾,大的也好,小的也好,都要及时解决,矛盾没有自生自灭的。有的人认为:解决矛盾要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使它和缓、转化,和缓、转化就是化凶为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有人说:人民内部要“异中求同”,要“溶异为同”,“以同摄异”、“引异为同”,异是长期的,同是主要的。人民内部是大同小异,要善与人同,不要标新立异。
如何“引异为同”?他们认为:要开展“小民主”、“小小民主”,只有开展“小民主”、“小小民主”,才能避免“大民主”。有位教授并举例:有些学校民主不够,群众意见很大,如能有点“小民主”,就不致闹矛盾了。另一位教授说:过去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时候,许多地方搬用了一些解决敌我矛盾的办法,方式上不免粗暴一点;有些人只习惯作“打手”,不善于讲道理,现在应该转弯。
“放”和“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矛盾么?
在讨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时候,有人提出:大胆地放同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有没有矛盾?引起了热烈争辩。有人说:既要“放”,就不要强调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否则,大家都学马克思主义,也就无话可说了。或者因为加强了政治思想教育,也就不敢说、不敢鸣了。许多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目前加强政治思想教育,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大家打破一切顾虑,大胆地争鸣。如果因为加强了政治思想教育,反而使人不敢说话,那样的政治思想教育,不是我们所要求的。
在这里,大家也谈到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各方面的实际活动,例如在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当中,在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都要注意政治思想工作,不是单单依靠进学校,读书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