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中苏学生书信往还友情重 互相鼓励 共同学习 一起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4-26
第5版()
专栏:

中苏学生书信往还友情重
互相鼓励 共同学习 一起前进
本报莫斯科25日电 记者李何报道:“伏罗希洛夫同志这次访问中国,又把北京和莫斯科之间的路程缩短很多。”这是塔吉柏娜·塞尔盖夫娜·齐巴洛娃对记者说的。齐巴洛娃是莫斯科一一○学校的教员。她去年访问过我国,带回了我国教师和学生对苏联的亲密的友谊。通过她,北京第四中学的教师和学生同莫斯科一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发生了密切的通讯关系。她告诉我说,她在中国所得的印象是:“中国教师为祖国谋利益的热烈愿望,使我们非常钦佩。中国教师任何时候也不自满。他们十分了解自己负担着多么巨大的任务。”
齐巴洛娃谈到书信的来往是增进两国人民之间友谊的一个重要方法。她说,现在整个学校,整个班和个别学生之间的通讯,很有好处。她在中国的时候,同北京第四中学的教师们建立了联系。回国以后,用通讯的方法,两个学校一起研究共同的问题:“怎样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她说:
“这种友谊比什么都宝贵。在中国有许多能干的教师。如果一起研究共同的问题,那么我们的共同事业就会更加迅速地前进。”
这位有经验的女教师敏锐地看到通讯对于学生的影响。她说:“要是学生的兴趣仅仅限于学校的知识,那是不够的。通讯使学生从伟大的中国交到新朋友。”她拿出一叠来往的信。我读着这些信,觉得中苏两国青年真是心连着心。
这里摘下这些信中的两段:
莫斯科一一○学校十年级乙班全体学生的信中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大家都很喜欢,希望中国同学能看到保尔·柯察金的影片。我们时常羡慕保尔所过的那种时代、那种生活和浪漫主义,而浪漫主义和斗争永远也不会没有。我们的生活也是美丽的,我们的父祖辈为它斗争过,使得我们能够在宽敞和明亮的学校的课堂里学习。而我们和你们也应当为光明的未来斗争,使得我们的后代感谢我们。”
北京第四中学高二二班全体学生的回信中说:“我们的学习很紧张,我们都知道我们肩上任务的重大,我们祖国的工业和科学还很落后,各个艰难的工作岗位在迫切地期待我们。在寒假里,我们九百多个青年团员在一起纪念了女英雄刘胡兰。你们一定也很熟悉她,我们热爱她,正像你们热爱卓娅一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