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科学家希望科学院用走群众路线的方法 解决科学院同各方面的矛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5-05
第2版()
专栏:

科学家希望科学院用走群众路线的方法
解决科学院同各方面的矛盾
本报讯 中国科学院召开的讨论科学工作中矛盾问题的座谈会,3日继续举行了一整天。应邀出席的有数学、物理、化学和技术科学方面的科学家近五十人。二十位科学家发了言,他们除继续揭发科学工作中的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等问题以外,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更多的建设性的意见,特别强调走群众路线是最好的办法。
物理学家周培源首先提出,科学院的方针任务是不明确的。科学院应该是全国科学研究的司令部,指挥科学大军作战的,学部也应该是那一部门的司令部,但是现在院内的工作做得多,院外的工作做得少。力学家钱伟长也认为,“科学院应该成为全国科学家的科学院”,但是现在没有做到。科学院的人们有这样一种思想:“还是先搞我们的吧!”为什么?他说根源在于不依靠群众。“人心向院”,也正说明人们需要科学院的领导,高等学校、产业部门都有希望于科学院,但是都失望。目前存在的问题,只要依靠群众是可以解决的。
许多科学家认为,目前科学院的领导方法应该改变,应该广泛采取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冶金学家陈家镛说,科学院对集中在北京西郊中关村的研究所的领导,形成“远距离操纵”,以致各所都各自为政,可以共用的图书、设备等等,都各搞一套,浪费很大。
声学家马大猷提出,新成立的电子学、计算技术等四个研究所业务上是互有关系的,但彼此不通气,不仅工作上有损失,也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院里应该考虑这问题。化学家王葆仁说:“学部不要成为学部委员的学部”,“学部委员不要成为自高自大的先生”。他建议学部处理事情要同各有关方面商量,学部委员可以仿照人民代表的办法,定期访问各地科学家,听取意见。冶金学家叶渚沛指出,我们的研究机构组织得很好,可是没有研究。这是很应该注意的问题。他认为,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科学机构的政治领导人更多地信任科学家,放手让科学家们工作。物理学家洪朝生认为,现在研究所里思想教育由党、团做,同业务的领导分开的办法很不好。业务是离不开思想的。对领导业务的导师可以有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参加思想教育工作。这样可以有助于思想教育,而且老科学家们也是乐意的。化学家袁翰青特别提到,应该改变一些老科学家不做研究工作的情况。他说,院长、副院长,二百三十二位学部委员,都不应该“脱产”,每人至少要有一个研究题目,这样才能推进科学,也有利于对科学的领导。
不少科学家谈到,科学院同高等学校的关系“紧张”,同产业部门的关系也不好。马大猷认为,问题不在于科学家之间,而在于领导上的互相不接头、不了解情况,许多问题的处理缺乏协商。女力学家李敏华说,科学院同高等学校间的矛盾,有时也许只是一种“传说”,如力学研究所同北京大学的力学系就合作得很好。她认为,只要科学院同高等学校见面谈谈,矛盾就可能解决的。几年来科学院派的一些留学生,有的专业水平太低,有的外国文水平太低,有的有思想问题,等等。为什么?傅鹰和黄子卿两位化学家都说,就因为没有同有关学科的专家商量,或者不接受有关专家的意见,仅由行政“内定”了事。结果是不能达到培养的目的,同时造成国家的浪费。数学家王寿仁也有同感。王寿仁还谈到,即如请外国专家的事也要走群众路线,同有关学科的中国专家商量,否则就会出问题。有一次请来一位专攻概率论的苏联数学家,数学所的人们根本不知道,而恰恰中国没有这一门的人,结果就没法发挥专家的作用。
“科学院的一些工作操之过急”。这是许多科学家一致的意见。傅鹰认为,对某些“科学家”的培养就操之过急,以致有的“科学家”的名气使人感到是科学院硬捧的,不是科学界公认的。听说快要实行“院士制”,如果时机已经成熟可以实行,但“院士”可千万不能由政府指定,否则“院士”要成了“怨士”。“科学界也要有行市”,要公认的“院士”,才能享受到院士的荣誉,也才能起到院士的作用。袁翰青提到,“科学奖金”也是给科学家们的一种荣誉,可是不久以前的这一次“科学奖金”似乎是副作用大于正作用,不少科学家都反对,都感到行之过早。有的得了奖也反对、不愿意接受。现在科学家们感到迫切需要的是工作条件的创立。所以他建议设立“科学基金”,给院外的一些需要帮助的科学家以切实的“雪中送炭”的帮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