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毛主席在延安的生活片断——毛主席故居访问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5-06
第2版()
专栏:

毛主席在延安的生活片断
——毛主席故居访问记
 新华社记者 王永
像其他人一样,我急切地想知道毛主席在延安时代的生活故事。可是,当我来访问毛主席的故居时,我的心里却产生了一种侷促不安的感觉。不知是由于虔敬、仰慕,还是由于兴奋、激动,我忽然变得沉默而严肃。我走进“延园”,贪婪地注视着园内的一草一木。一座多么平凡朴素的园林啊!我们的伟大领袖,就在这里领导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园内,几幢古老的瓦房,隐藏在林荫深处,一条小溪穿过树丛蜿蜒流去。这几天,桃李花谢了,梨花和丁香花开得正旺,那些又繁又大的花穗,像一串一串茸茸的雪球挂在枝头,静静地散着幽香。据管理延园的同志说,这些果树每年要结三、四十担水果。党中央住在这里时,干部没有津贴费,生活很艰苦;每年水果成熟了,毛主席亲自叫人把水果分给大家吃。
我跨过小溪,爬上后边的山坡,进入另一个小院落,这就是毛主席过去的住处。对面整齐地排列着五孔窑洞,油漆过的门窗依然保留着从前的颜色,窗棂上钉上了白色窗纱,窑前的玫瑰、桃花和丁香花,开得和过去一样的繁茂。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门窗悄悄地虚掩着。毛主席办公的窑洞里,窗前放着一张简陋的木桌,还有一只破旧的靠背圈椅,对面摆着两个沙发和一个衣架。这些器具上没有一点灰尘,一切都很清新、朴素。
引导我参观的同志,指着窗前靠背圈椅说:这是1937年毛主席在延安时坐过的椅子。那时,党中央初到延安,毛主席就住在群众的窑洞里,农民吴汉章老汉把自己家里的椅子送给毛主席用。第二年,中央书记处搬到杨家岭去住,临走时毛主席又把这把椅子还给了吴老汉。1947年胡宗南匪军侵占延安时,吴老汉为了这把椅子曾和敌人进行过斗争。他一直把这把椅子当作传家宝似的保存了二十年,到去年秋季才把它送给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接着,他说:原来党中央负责同志使用过的器具,大都被胡匪破坏了。现在陈列的这些,多半是原陕甘宁边区政府各机关的遗物,但从这些器具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出过去延安机关的艰苦生活。
当时,毛主席就在这个窗前办公。他的桌子上经常堆放着些书籍和报纸,还有一盏戴着罩子的美孚油灯。据说,毛主席最习惯在夜间办公,但他又很注意节省灯油。他写东西时,把灯头扭大,不写时就把灯头扭得很小。他经常工作到深夜,当远近村庄的人们都完全睡熟了的时候,他仍然在暗淡的灯光下,慢慢地踱着步子,思考国内外的种种问题。甚至到第二天清早,当别人已经起床时,还看见他的窗户有淡淡的灯光……。
在那时候,毛主席穿衣吃饭都很俭朴,他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当地人织的粗布缝的。他有一件灰棉袄曾穿了三年,别人替他打的一双粗毛线袜子,已经穿破了,他还不愿意丢掉,仍然补了再穿。毛主席每天吃两顿饭,每顿只有两个菜,主要是白菜、洋芋和西红柿,还有一点点猪肉。炊事员黄玉成觉得毛主席的伙食太简单,曾要求增加伙食费,但毛主席不允许,并且每到月底,他要亲自检查伙食账,不准超过标准。于是黄玉成就开动了脑筋,尽量在仅有条件下把饭做得更好些。有一天,毛主席找他谈话,笑着问他:“今天的菜做得很好,是怎么回事?我的伙食没有超过吗?”黄玉成说“没有”。接着又把他如何想办法的事讲了一遍。毛主席听了连连点头说:“很好,这伙食标准是供给部规定下来的,我们大家都要遵守。现在,我们的生活正在困难的时候,伙食钱是少了些,菜却要做得好些,这怎么办呢?就要靠你们好好研究研究……。”我站在窗前,静听管理同志的讲述。这时,太阳把窗外的树影印上了窗纱,蜜蜂在花丛中嗡嗡??地闹;我沉浸在深远的想像中,仿佛亲眼看到毛主席当年工作和生活的情景。
当我从毛主席的院落里走出来时,枣园村农民谢登珍和史再成老汉来了。他们曾经和毛主席谈过多次话,我请他们讲些关于毛主席和当地群众关系的故事。他们欣然地应允了,并且领着我到山下边的树林里去转。我们穿过林荫路,走到原中央书记处休养所前面,看到一块坪地周围栽着许多花木。史再成说:“这是过去书记处的露天舞场,那几年,农民给毛主席拜年带来的秧歌队,就在这个场子上演出。”那时,毛主席和中央负责同志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群众和干部在他们的面前围成一个圈子。锣鼓一响,秧歌队员们就忸忸怩怩地演唱起来,毛主席被几个小姑娘羞涩的动作,逗得不时发笑。谢登珍说:毛主席非常关心群众的生产和生活,1944年8月,枣园乡下了一场冰雹,许多秋庄稼都被打毁了,群众的情绪很不安。当时,毛主席派党中央某部的一个科长去调查灾情。随后,就把过去农民替他代耕生产的两石麦子,发给群众做种籽。第二年,这些麦子长得很好,获得了一次大丰收。平时枣园村农民得了病,毛主席就让中央医务所给他们免费治疗。同时,还让书记处的女干部教给本村妇女纺线。(当时党中央提倡机关干部业余劳动生产,许多干部都学会纺线)还举行了一次纺线比赛,妇女史秀英纺得最好,书记处奖给她一架纺线车子。1943年正月,毛主席给枣园村的二十四个老人贺寿,请他们吃饭,康生同志代表毛主席在会上讲了话,还送给每人一条毛巾和一块肥皂。
当我们走到园子中的小礼堂时,史再成说:“过去,每年春节,毛主席就在这里请本村群众吃饭。”那时,在这个门口放着一张方桌,毛主席站在旁边和每个来人握手接待。每家的家长都穿着新衣服来了。他们给毛主席带来软糕、油馍、黄酒、麻糖等礼物,满满地堆了一桌。吃饭以前,毛主席亲切地和群众谈话,许多小孩子围在他的身旁。有时,乡上的工作人员跑过来,瞪着眼睛吓唬小孩们走开;娃娃们急忙拉着毛主席的衣襟,往他的身后乱藏,毛主席站起来保护他们,娃娃们望着他憨溜溜地笑了。
吃饭时,礼堂内排着十几张桌子,群众入席后,每桌都有一位首长作陪。开始,毛主席给大家敬酒,并且说:“你们都是我的老邻居,不要讲客气。过两天,我还要到你们家里去看看呢……。”说到这里,史再成笑了,他说:“本来我们这个村子的卫生工作作得不好,自从毛主席说了这话以后,我们家家户户就特别注意。每天清早就叫妇女们把地扫干净,把桌椅板凳都收拾好,就怕毛主席忽然来了,窑里不干净,慢待了他老人家。从这一年起,我们村子的卫生工作就好起来了。”
当我向谢登珍、史再成告别时,他们恳切地说:“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毛主席,延安人民时常惦念着他!”(附图片)
1939年毛主席在延安杨家岭和农民谈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