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来自沂蒙山区农村的呼声——爱国农业社社员们对整风运动的期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5-12
第3版()
专栏:

来自沂蒙山区农村的呼声
——爱国农业社社员们对整风运动的期望 本报记者 肖彦 向村
开展整风运动的消息传到了沂蒙山区的爱国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儿的干部和社员受到莫大的鼓舞。这些日子,社员们总爱传述一些触动人心的新事:县委书记带领县干部在乡下参加体力劳动;区委书记、区长也背起了粪筐或者和社员一块挖猪圈、栽甘薯;在前两天的报纸上,又看到省委书记们下地锄麦,更激起了社员们许多亲切之感。
社员们谈论的话题中,最突出的是要求民主。对于中共中央关于民主办社三项措施的通知,大家特别拥护;这次整风运动主要是反对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正中下怀。他们举两年来的水利建设为例,对比了领导作风,充分地道出了主观主义领导的危害。前年,由于社的领导上用行政命令的办法盲目地把劳动力集中起来搞大型引水灌溉工程,用了全社两万八千多个工,占用了一百八十亩土地,挖了一条八、九里长的大沟,效益却很小,结果是劳民伤财,群众不满。今年首先和社员商量,根据社员们的要求和意见,修直和疏宽了年年为害的柳清河,两岸栽种了树木,不仅免除了河岸的涝灾和水土流失,而且扩大了一百多亩肥沃良田。提起这项工程,社员无不称道。
社员们深深感到:上级有了正确的政策和决定,还得有正确的领导作风来贯彻执行。农业合作化以来,中央、省委、地委有不少负责同志远道而来,具体帮助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社员们都以感激的心情念念不忘。但是,他们还感觉到有许多领导干部这样做得还太少。他们迫切希望各级领导干部,都能经常地深入下层,接近群众,调查研究,同群众商量。我们在爱国农业社和社员、社干部接触中,了解到他们对省或中央还有两件具体的要求:
头一件是希望省或中央有关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小煤窑的指示,帮助莒县竹园小煤窑克服当前技术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早日出煤,供应农村。这个小煤窑是1953年被废弃的,去年冬天才由临沂专署负责开始修复。据说,现在修复和开采的资金和劳动力都不成问题,修好了,今年内就能产七、八千吨煤。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技术力量缺乏,没有人能掌握技术领导。农村缺烧柴,许多农民仍然要靠从几百里路的外县的小煤窑去运煤烧。
第二件事是希望省或中央有关部门考虑,允许把运往外地加工的花生米,留适当数量在当地加工。莒县去年曾把收购到的二千七百多万斤花生米,全部运往青岛等地加工。花生饼在莒县只要五分钱一斤;可是再由青岛等地运回,加上运费、包装,就得一角钱一斤了。如果能够把往外运的花生米留下一部分就地加工,改成运部分花生油出去,就能节省大量运费和包装费,农民能得到较便宜的花生饼做精饲料。莒县供销社原有一部榨油机在闲着,也有动力机,只要上级帮助添置一部螺旋机,就可以大量榨油。社员利用土法,也还可以榨一部分油。
我们在同社员们交谈中了解,他们对中央提出的要求所有干部都和群众同甘共苦的指示,非常拥护。社员们希望领导干部下乡来,除了找干部谈话、听汇报、作指示以外,也到社员家里坐坐,叙叙家常和心里话。对个别负责干部,只能匆匆忙忙走马观花,转一圈就走,觉得有些遗憾。另外,社员们还希望某些干部和军官也能以整风的精神,帮助自己在乡下的家属,让他们在农业社的大家庭里也能成为爱护农业社、团结群众、勤俭治家的带头人;不要使他们自认为高人一等,脱离群众。
社员们对各级干部转变领导作风,和群众打成一片,是有很大期望的,也是有信心的。吕鸿宾说:“经过整风,人民内部一定会团结得更紧,干部和群众一定能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艰苦的年代里一样,打成一片,像铁绳扭在一起那样的结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