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鹿回头 这是海南岛最南端椰子林中的一个村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5-14
第3版()
专栏:

鹿回头
这是海南岛最南端椰子林中的一个村庄…… 程竞明
到过热带地方的人,永远也忘不了那美丽的椰林。
在民间,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椰子是太阳的女儿所化,飞来生在岛上,每年生十二片叶,落十二片叶。这传说流露了海岛居民对于椰子的深厚的感情。
我多么想有个机会,仔细看一看椰子林。崖县党委的黄同志,让我满足了心愿。3月底,他带我们去访问一个海边椰林中的黎族村庄——鹿回头。
这里是靠山的海峡。一眼望不到边的椰子林,沿着海岸伸展到远方。绿色的树冠上,挂满了累累果实,金黄色的,古铜色的,青色的,被太阳照得闪闪发光,看了真叫人喜爱。村舍稀疏地散落在椰林深处。我们顺着林中的小道走去,遍地是盛开的天星花。
我们几个人边说边走。这时,老黄跑进一幢瓦房,把青年团乡支部书记找来了。
歇了一会,团支部书记便引我们去登门拜访椰林里年纪最大的一位老人——九十岁的黎六子。老汉一见面就给我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这村子名称的来历。
他说,他们的祖先,是住在五指山里的黎人。有次他们出外打猎,遇见了一头鹿,大家跟着紧追呀,追的那鹿一直朝南跑,跑到这块没有人烟的地方,面前是一片大海,鹿只好回转了头,就这时被一枪打中。先人们发现了这个地方背山临水,很不错,就从深山迁了过来,给这个地方取名“鹿回头”,往后又种起椰子树。推算起来,到他这辈子已是第五代的人了。
“老人家,你这么大年纪,是见过好几个朝代的人啦……”,同来的王同志还没有说完,黎六子便感叹地说道:“可不是,我看的多啦,这个村谁家卖过孩子,我全记得。荒年,一个孩子卖不到七升米呀!”他叹了一声,又接着说:“男人留辫子的时代(指清朝),四个铜钱一个椰子,一升米要拿六个椰子去换;现在一升米换不去我们两个椰子。你看这差了多少?‘民国’的时候,这山岭都被汉族地主霸占了去,种的椰子要和地主三七分,大家缺吃少穿的,没有做饭的米,只能吃番薯过日子。后来,日本鬼子来了更遭罪。那年鬼子进村要吃椰子,硬逼我上树去摘,我年纪太大爬不上去,身上被打肿了。”
老汉一面说一面比划着,往年的屈辱激动了他,那布满青筋的手似乎还有些发颤。停了一停,我问:
“老爷爷,你现在生活好不好?”
他听了翻译以后,张开没有牙的嘴笑起来,大声说道:“好,好,吃过一餐又是一餐,村里头没有挨饿的,我怎么会饿得着呢?”大家被他这一说,也都笑了起来。正说着话儿,外边传来轻快的歌声,门口走过了一大群背着书包的孩子,许多系着红领巾的。在这僻静的椰林里,突然出现这样多的小学生,令人好生奇怪。原来是“鹿回头乡初级小学校”的孩子放学回家。这个一百多户人家的乡,已经有一百三十多个初小学生,四十多个高小学生,还有十九个青年入了中学,一个到北京进了中央民族学院。黎六子得意地对我们说,他最小的孙女也在学校里读书。
海南广播电台记者,准备给黎六子拍张照片。老汉提起拐杖就出了门,他要到村子北头去和自己心爱的老树合照。他说,他出生的时候,北边的树已经采果,到现在都有一百多年的高寿了;这边的林子却是近六十多年来种的。
黎六子站在百年老椰树的跟前,左手插着腰,摆出了一副精神抖擞的神态。照好了相,他高高兴兴地同我们告别,走向一座白色的小瓦房,找另一个老汉下棋去了。
村里的青壮年,都在山上干活。我们在林子里朝前走了很远,看到的尽是活泼泼的孩子,和一些挑着整担椰子匆匆走过的姑娘。我们没有办法多和人交谈,但是,孩子们的歌声、笑脸,那些姑娘的穿戴,还有那十多幅挂在俱乐部的“排球冠军”、“篮球冠军”的奖旗……,所有这些,全都告诉我们:这里的人,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黎六子曾经说过,全村没有一个人挨饿。在乡政府,黎族乡长又用一串数字来证实了他的话。乡长说:这里有一万二千株椰子树,今年又新种了四千株。除了每家自留五株树吃椰子以外,全都入了社。1950年刚解放的时候,有三十多户靠政府救济,现在,全乡只有六户“五保户”由农业社包下来了。
我们向乡长告辞后,又到椰林里去游逛。
从乡政府走出不远,眼前就是一片碧绿的海水。水鸟在海面上飞掠,碧波荡漾,白帆点点。我们靠着椰子树,欣赏着这绮丽的风光。崖县是海南岛最南端的一个县,鹿回头又是崖县最南边的村庄,真是“天涯海角”。眼前的动人景色,勾起了我无尽的思绪。当年五指山上的黎族猎手呵,你们跑到这边远的海峡,还是逃不出饥饿和贫困,只有到了今天,你们的后代才能把“天涯海角”建设成幸福的家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