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石刻艺术的宝库 介绍四川大足宝顶大佛湾的摩崖造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5-15
第7版()
专栏:

石刻艺术的宝库
介绍四川大足宝顶大佛湾的摩崖造像
潘绍棠
四川省,有石窟或摩崖造像一百二十四处,分布在几十个县里,是全国石刻造像最多的省份。从南北朝、唐、五代、宋以至明、清,延续修建或开凿了达千年以上,不但数量多而且有重要的文物和艺术价值,有些道教和儒教造像,在全国其它地区是少见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有大胆的创造。雄伟巨大的乐山石佛,高七十余公尺,为全国以至全世界所罕见,它的脚趾一丈多长,而全身仍有正确的比例和雄伟与慈祥的动态、表情。四川的这些古代雕刻艺术,确是丰富无比的宝库。
现在仅就大足县宝顶区大佛湾的雕刻艺术作简要的介绍。
大足县有二十余处石窟或摩崖造像,其中宝顶区大佛湾,在城东三十五里的丛山中,是座形似“A”字的大山沟。崖壁高约四、五十公尺,分南、北、东三岩,长约里许,山势雄伟,风景优美,周围有圣寿寺、倒塔、维摩顶等圣迹。过去在一段很长的年代里,这里是四川佛教胜地。
这些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宋代造像是一位著名僧人赵智凤(公元1159—122?)以他毕生化缘捐募来的钱动员群众开凿的。根据规模来看,当时如没有几万的人力和数十年的功夫是做不到的。
这一艺术巨制,由于长期以来一直被埋没在交通不便的重山峻岭中,因此在近代文物和美术史记载中很少提到,只是在1945年间,大足县为了修县志才从重庆请去了一批专家,进行了为期很短的调查后,才开始被人们知道和逐渐重视起来。
大佛湾的雕刻艺术,所有造像,虽然都根据佛教经义,但不论在造型上、衣饰上、故事情节上和布局上,都没有受“仪轨”的局限。它在表现宗教内容的时候,比其它任何地方的造像都更加具体,真实和深入地反映了当时当地的人民生活。
例如南岩入口左侧的“牧牛图”,原意是通过十条牛和十个牧人来表现所谓“正念”和“错念”抑制修养的十个过程的,它把牧人比做“正念”,把牛比作“错念”,每个牧人都持有鞭子,并且用缰绳牵着牛,表示操纵着“错念”;但我们看依着山势刻凿出来的那些形象,却已经不是教义的生硬的宣传,而是非常生动的艺术品了,看它的布局是多么协调:有的牛儿卧着;有的闲散地舐着自己的蹄子;有的好像遇到了猛兽正要脱缰而逃;有的在俯首狂饮泉水;也有的在仰头卷食嫩叶;牧牛人有的在阳光下袒胸裸腹、无忧无虑地睡着;有的钩肩搭背,并排而坐,不知因为什么,引起了他们的捧腹大笑。这些生动逼真的形象,别致的民间情调,抒情诗般的艺术节奏,有趣地告诉了我们古代的放牧生活以及那康乐的田园风趣。
另一组“父母恩重经”,是反映家庭生活的一组连环画式的高雕,从一对青年夫妇在佛前求子到怀孕、临产、养育、玩耍,以及夫妻间的离别、劳动、口角等等情景,都刻划得很逼真。这虽是千年前的家庭生活,但现在看来,仍感到十分亲切,所以极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另外这些雕刻还渗透着对劳动和人民美好愿望的歌颂,或对人民的苦难给予同情。在北岩一幅最大的“地狱变相”雕刻群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饮酒图”,原意本在于说明饮酒之害,描写一家人饮酒之后产生了互不相识的混乱情形。但从这些人物的实际表情和关系去看,给人们的印象,不是否定,而是充满了人情和乐趣。再如优美动人的高雕“养鸡女”,描述一位少女,迷细着眼睛,流露出微微的笑容,弓身打开半圆形的鸡笼,鸡儿有的已经出笼,有的正在露出头来。整个构图的气氛,给人的感觉是少女为自己的劳动感到欣慰和愉快。这一雕刻的作者,不去表现原意是反对饲鸡宰食,否则会入“地狱”的教义的宣传,而表现了对劳动生活的歌颂,这就是这些艺术品的所以可贵之又一例子。
这些艺术品的表现方法和技巧上的丰富多样与独创精神,也是值得提出的。例如湾的东岩(即湾顶),是一座横卧的长达六丈左右的半身佛“涅槃”像,右肩右臂和下身好像都埋在石山中而并未刻出。为什么在这儿刻半身而不刻全身呢?我再三思索,觉得它这样处理是有道理的:第一,如果在这样并不宽的顶端,刻上全身长六丈的佛像,在体魄的雄伟感上一定要减弱,同时也就要显得整个佛湾头轻下重了。第二,由于未露出部分与露出部分结合得很巧妙,因此给人一种实际上不存在而在感觉上却存在的延伸的印象,并不因为只有半身而失去整个艺术结构的完整和统一。这种因地制宜的表现方法是有独创性的。其它在“报恩经”和“九品往生图”中,有的地方也采用这种处理的方法。
在表现技巧的多样性方面也有很多例子:例如“寒冰地狱”中的两位半裸体的罪人,其肌肉、动态和表情的刻划,都是根据这一主题的要求运用了极高的艺术技巧。他俩缩紧身子蹲在冰块上,牙关紧闭,背后冲击着寒冷的激流,其中一人穿着一件破绽的上衣,这样就更增加了冰冷的感觉,看去使人联想到他俩正在打“寒战”似的,这种表现技巧不能不说是高超的吧。
再拿“圆觉洞”和“十天明王”这两组雕刻群来做比较,就可看出艺术匠师们在表现不同情况下的同一题材时是如何运用了不同的艺术格调。 “十二圆觉”给人以安定、肃穆、温柔、富丽的感觉,而由菩萨化身的“十大明王”的感觉则是给人豪放、激动。在雕刻技法上也有着细致与豪放、轻匀与厚重等明显的不同。
大佛湾共约二十组的石窟和摩崖造像,在题材内容方面几乎没有什么重复,这在云岗、龙门等地的大规模造像区中是没有的。而这些石刻艺术,在每组之间,其内容都是有机的联系着。如表现佛的“死”的“涅槃”像的右边,便是表现佛降生的“九龙洛太子”圣迹;象征美好“天堂”的“九品往生图”,其右侧便是残酷的“地狱变相”;表现父母恩情的“父母恩重经”,和表现报答父母的“报恩经”,左右并列等等。
同时,这些造像的开凿,对自然条件的恰当利用,也是很有计划的。如“九龙洛太子”就利用了自然流下的泉水,“圆觉洞”内则巧妙地利用了顶上射进的光线;南岩崖壁短而较陡便刻了长而不高的“牧牛图”;北岩的崖面深而有斜坡,便刻了幅面较大的“地狱变相”和“九品往生图”等壁画式的雕刻群。这样恰当和巧妙地利用自然条件,对于我们今天的雕刻工作,仍有很大的启发。
大佛湾的石刻,还有不少特点,如通俗的经义石刻说明辞,背向跪着的菩萨像,圆的背龛,奇异的从口中引出的豪光,佛面型的地方化等等,因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大佛湾的石刻,不但应与国内的云岗、龙门、敦煌等地相提并论,即与世界著名的希腊巴农特神殿和印度阿旃陀石窟相比,也并无愧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