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服务一辈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5-15
第8版()
专栏:老北京剪影

服务一辈子 金受申
北京服务行业里面有许多老前辈,他们不但全心全意地服务,而且确实做到了“服务一辈子”。服务行业里做到服务一辈子的人太多了,现在我们单谈一谈饮食业——饭馆的老服务员吧。
饭馆服务员,是一个饭馆组成的三大成员之一,也就是说一个饭馆必须有堂、柜、灶三方面,缺了一个就开不成饭馆。堂指的就是服务员,堂口嘛,当然要有“跑堂儿的”,跑堂儿的又叫“过卖”,总起来说,就都是饮食业服务员的称号。这些称号,哪一个也不比干部两个字低!过卖,不经过他,菜饭能卖出去吗?跑堂儿的,服务员慢条斯理地、带答不理地像话吗?所以“跑”字是充分地把过去服务员的美德表扬出来了。过去,堂口的也自成一行,叫做“勤行”,行业加个“勤”字,是多么好听的名词!勤行老前辈们,有两句格言:“三勤吃的宽,三飘不值钱!”这两句格言,就促使老服务员们,有了实心实意为顾客服务的责任感。
北京饮食业中的服务员,服务五十年以上的还不少,四十年以上的更多,三十年以上的简直数不过来了。他们为什么服务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服务得这么好?首先要从他们服务态度、服务技术上说,他们从学徒起,师傅就告诉了:必须把座儿(顾客)当个座儿,不要看人穿的好坏、不要看人吃的多少,要一律平等、和蔼地对待;座儿进来,必须“安住”座儿,座儿进来没人搭理,瞧瞧又走出去的,这是“勤行”的耻辱;必须“压得住”座儿,不能让客人这儿也叫,那儿也叫……多了,服务员应该学的实际学问太多了。我问在沙锅居服务了三、四十年的高文玉:“你们怎么就能安住座儿、压得住座儿呢?”他说:“首先心里老想着,客人来吃饭,是为了吃好、吃得舒服,不是找堵心来了,进门没人理,服务员一个个都冷着脸子、闭着嘴,这像什么话!所以,客人进门,服务员必须先打招呼,替客人找好了座位,这不表明服务员‘低下’,这正是服务员的责任。”他又说: “要想压得住座儿,必须三勤:脚勤、嘴勤、眼睛勤,勤跑着点儿,多问问,多瞧瞧,瞧见哪桌米饭快吃光了,就要问一声:给您续点饭哪?瞧儿哪桌已然吃完了,就要问一声:您不找补什么了?一共几角几分,您柜上会吧!不能让东边这桌叫:同志,添饭!西边那桌叫:同志,算账!”。
老服务员不但能给客人服务,还能替客人打算,让客人觉得这服务员简直像一家人似的,比如:客人要菜,有时候不知道菜码的大小,有时候要的菜太多。服务员不能只为柜上多卖钱,是有必要提醒客人一声的:“您几位吃呀?”“一个人。”“一位吃不了吧!”客人在服务员提醒之下,也许就减下一些菜肴,客人吃的也舒服,也不至于剩下菜肴,白白的浪费。原来在“西来顺”的服务员刘瑞,“两益轩”的服务员王斌(现在都在粮食店回民食堂服务),刘瑞做服务员快五十年了,王斌做服务员快四十年了,他们一贯就是给客人打算的。刘瑞、王斌常说:“我们得让客人吃饱了,不能吃不够,不能吃剩下。”我问:“客人吃不够怎么办?”“不够吃的再找补呀!当跑堂儿的有怕麻烦的!”
老服务员不但能替客人打算,还能细心地照顾客人。有一件我不能忘的事,在这里说,当然也是关于老服务员的事了。从前,沙锅居有一个可以说是真老的服务员,名字叫洪吉祥,他从十六岁进沙锅居,整整干了七十二年跑堂儿的,八十八岁死在了沙锅居。记得有一年,正是夏天最热的一个中午,我跑到沙锅居吃午饭去了,跑得满头大汗的,进门就喊:“洪大爷,您给来一瓶汽水,要冰镇的!”“你呀?你别喝汽水啦!跑得一心心火,一喝凉汽水,回头再吃白肉,这不是找麻烦吗?”说着,他递过一把蒲葵扇来,“你先扇着,我给你沏壶酽茶去。”二十多年了,洪老头的这种热情,仿佛还在眼前似的。
服务员工作做好了,也和烹调技术好的大师傅一样,是不会被人忘掉的。上面说的洪吉祥,就是一个例子。此外,像死去多年的同和馆老栾,像同和居的李麻子,像都一处的老高,像国强西餐馆的翁四,这些服务了一辈子的老服务员,虽然隔了多少年,虽然有的还已然死掉,可是一提起来,人们还清清楚楚地说得出某人有某某优点。
北京有句语汇:“吃饭馆吃过卖”,服务员的重要性可知。实际开饭馆也靠着服务员的态度好,服务员这门学问可深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