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盛丕华、荣毅仁、胡厥文带头揭露矛盾 号召上海工商界打消顾虑大鸣大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5-21
第3版()
专栏:

盛丕华、荣毅仁、胡厥文带头揭露矛盾
号召上海工商界打消顾虑大鸣大放
新华社上海18日电 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上海市工商联主任委员盛丕华,在昨天晚上举行的民建市委和工商联执委扩大联席会议上号召工商界人士“大鸣特鸣,大放特放”,帮助中国共产党整风。
盛丕华在会上首先带头鸣放。他说,许多国家机关、国营企业法制观念薄弱。过去和私营企业签订合同,不按照履行或片面修改是“家常便饭”。在今天房地产业中也还有类似的情况。这种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损失的情形,是本位主义的表现,影响了国家的威信。尤其那种以个人言语代替法律和契约的工作作风,更是极其错误的。
他还批评有些党员干部对党外人士的职权不够尊重。他说,就像我担任市工商联的主任委员,许多应该由主任委员亲自决定的事情,往往连我也不知道是谁去决定做了。这正像左传里讲的:“政由宁氏,祭则寒人。”应该指出,这正是有些党员同志存在宗派主义的具体表现,如不去除,是有碍于广大党外人士积极性的发挥的。
据新华社上海18日电 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任委员荣毅仁说:上海工商界现在还不敢于大“放”大“鸣”。种种原因归结起来,还是个“怕”字,怕挨整。
他认为长期来作为阶级关系的对抗性的情绪,双方都还没有完全扭转过来。相互之间还没有做到开诚布公、推心置腹,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的关系还不够。如果私方人员打了工人,问题就显得很严重,如果工人打了私方人员,私方人员只有忍气吞声。工商界还有顾虑,问题就在这里;工商界要“放”要“鸣”的问题也是在这里。
他说,现在有关工商联工作的政策方针等重要问题,往往只是人与人(指党政负责人员与工商联负责人员)口头上谈谈,很少作为一个组织机构,发给书面的文件指示。是不是没有文件指示?据说是有的,只发给了工商联的党员干部。工商联委员中国营和公方的委员开会很少出席,出席也很少发表意见。而工商联内部哪些人是党员?有没有党组?我不知道。这是党的事务,不过现在人事分工、职权等等方面也存在着问题。
记者问:你认为新情况下的工商业联合会是否需要公方人员参加?他回答说:这要根据工商联这个组织的性质来考虑。作为各类经济的共同组织,应该参加;作为国家对私营工商业改造的助手,也应该参加;作为公私协商、互相反映情况和交换意见的桥梁,也应该参加。当然,我现在所说的是指应该参加的理由。
在公私共事关系方面,首先是缺乏对私方人员的信任,如基层合营商店的经理自称为“四块九角九分经理”,因为五元以上的费用他们无权决定。在大型企业里,有事都先开党团骨干会议,然后出来布置一套。其次是缺乏协商,协商实际上是命令,有的干脆不协商。有的两个厂合并了,经理事先不知道。再就是缺乏帮助,平时客气敷衍,要批评的时候就集中火力。
在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生产技术上片面强调学习先进经验,教条主义,影响私方技术人员的潜力发挥。创造发明和竞赛中对私方人员奖励少。生产计划不切合实际又多变,试制新产品缺乏支持。而私方人员最不满意的是上级集权过多,事事要请示报告,无论对人事、经营和生产问题,没有主动的余地。总的关键是对合营企业的制度问题,有的规定得太多、太死,有的就没有制度。
据新华社上海19日电 上海市工商联副主任委员胡厥文对新华社记者说:上海工商界中最大的意见是被轻视的问题,生活困难只是部分中小工商业者的问题。目前许多人仍然看不到资产阶级已处于转变之中,尚保留着“五反”遗留下来的资本家无一好人的看法。我认为资产阶级现在还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只是极少数人,大多数人愿走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他们一般都辛勤工作,想尽力贡献自己的技能。但是,他们的努力常常被泼冷水。有一家工厂的私方,利用春节假期试制一种仪器,试验了二百只方棚(变压器),为工厂节约了两千多元。并且使本厂出产的方棚今后不用再拿到外面去试验。这件事本来应受表扬,但因这位私方人员动用了一些库存材料,却在大会上受到批评。另一个糖果厂的私方动脑筋使胶姆糖质量做得更好,但受到主要表扬的是帮助他试制的一个工人。这种是非不分,主次颠倒的作法很难使私方人员积极起来。
他说有人认为应该从合营企业中撤回公方代表,以解决公私共事的矛盾。我反对这个意见。我认为有公方代表,可以从另一角度看问题,因而对企业只有好处。公私之间现在并没有根本利害的冲突,问题在于没有开诚相见,因而必须要有谈心会。夫妻之间也常会吵架,但并不能因噎废食,就此拆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