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水利部高级知识分子 对党群关系不正常的现象提出批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5-22
第3版()
专栏:

水利部高级知识分子
对党群关系不正常的现象提出批评
本报讯 中共水利部党组在16日、18日、21日三天下午召开了三次部内高级知识分子座谈会,会上很多人对水利部党群关系不正常提出了批评。参加座谈会的有无党派民主人士:副部长张含英、办公厅副主任崔载之、勘测设计局副局长刘学濴、工程管理局副局长刘德润、水文局副局长蔡振、农田水利局副局长智南屏、技术委员会主任高镜莹、计划财务司财务处长樊真和工程师原素欣、俞漱芳、陆克铭、李捷、孙辅世、卞文庄、姚鸿儒、齐子仁、王文骐、刘鼐臣;民革成员:部长助理刘瑶章、农田水利局副局长阎又文、关文启和工程师王恢先;九三学社成员:工程师郝丰庵等。
在谈到党群关系的时候,郝丰庵说:有些党员有特权思想,说话的口气都高人一等;生活上也闹特殊,如有的党员硬住房子,总务部门没办法,而我来水利部时两天就搬了三次家。
刘学荣说:三反以前,我自己很积极很主动地同党员在一起,想学习他们,各家串门子很多。经过几次运动之后,我现在只走两个门了:除了部里的大门之外,就只有自己家的大门。这是党对运动的善后工作没有作好,使我们感到“运动”起来就没有个完。因此,只好见人三分话,怕还在审查我。和非党同志也不敢接近,因为不知道党对他怎样看法,是不是还在审查他。
关文启说:水利部的统战工作也不太坏,但是面不广。对上层像傅部长、刘部长助理这些人是很尊重的,但是对下面就不一定。
他认为不仅党与非党之间有墙,人人之间都有。这当然并不是那一个党员造成的,而是各方面都有关系。
王恢先认为非党干部对党组织是“忠而不亲”,部分党员对非党群众则是“威重情薄”。他说:我看到很多非党干部对国家建设事业非常忠心,也忠心于组织、忠于党,但是和党员一样忠心工作却得不到同样重视,慢慢地就感到不亲了。
“忠而不亲”是两面的,本人不去争取组织关心是一面,另一面党组织对于这些人的话也不全信;或是由于历史不好,就不信任他,采取冷淡疏远态度。共产党是执政党,对这种现象应负的责任就要多一些。部分党员同志很“威严”,态度上,语言上,或是评判是非、评论工作的时候,使人感到情感很薄,不能恩威相济。这些现象希望通过整风能够改变。
崔载之说:对党组的领导我是拥护的。但由于党组领导方式简单化,有时便形成以党代政,非党领导同志不能真正做到有职有权。许多事在党组就讨论好了,有的拿到部务会议形式上讨论一下,有的根本不拿到部务会议上讨论。像组织机构的变动、计划的增减,很多非党同志都不知道,自然没法好好贯彻执行。
孙辅世说:报纸上有些人提出校务委员会领导学校,党组织退出,这样不合适。他说:要不是共产党领导,中国不会有今天这个样子。共产党领导严格些,对知识分子来说当时可能感到不舒服,过后回味一下还是很甜蜜的。
齐子仁认为水利部对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老的工程师,使用不当,不符合中央精神。他说:我是在中国第一个专门讲水利的学校里学习的,我从毕业后一直没离开过水利工作,做了三十多年,我自信还有一些能力。但却一直没得很好使用。今年春天,我病了两个多月,病好了蒋局长叫我去个别谈话,动员我退休。我不知道国家是怎样用人的。现在比我老的人在水利部门工作的也有,我就是今年才请了两个月假,难道就非退休不可吗?现在国家的工程技术人员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叫我退休,我非常痛苦。我还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出一份力量呢!
此外,刘瑶章、原素欣等也都提了意见。
会上,水利部党组书记李葆华表示希望大家畅所欲言,有意见就讲,话讲透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