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十五周年 在京作家畅谈深入生活的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5-23
第1版()
专栏:

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十五周年
在京作家畅谈深入生活的体会
本报讯 本月18日下午,为了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十五周年,中国作家协会和人民日报编辑部联合邀请了在京作家白薇、刘白羽、李季、汪静之、周立波、康濯、郭小川、杨朔、碧野、萧乾等(还有一些被邀请的作家因事没有出席)举行座谈会,讨论关于作家深入生活的问题。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委托副主席邵荃麟主持这次座谈会(茅盾有书面发言)。邵荃麟在座谈一开始的时候说:今天的座谈会只谈一个问题,就是深入群众生活的问题和经验,这也是“讲话”的最根本的问题。十五年来创作上所以有成就,有发展,就在这里。有人说十五年来的创作是衰退了,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当然,十五年来,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经验。希望大家能就这个问题畅谈一下,我相信这会对读者和青年作者都有益处。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好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也就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接着,作家们分别就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杨朔在发言里,回忆了他在深入生活和群众结合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周立波在谈到自己深入生活的体会的时候,特别强调必须经常在下面,因为生活变化得非常快。他还对文艺界的许多脱离群众的现象,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说:“即使作家没有在下面、而在城市里,也要多和群众接近,作家要多坐公共汽车、三轮车和电车,不要坐小汽车,这样你会观察到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不会脱离群众。因为周围都是劳动群众,这样,就有机会接近各行各业的人。有许多同志却不肯这样作。”他还说,文艺界同志有时看电影、观摩戏剧,只限于文艺圈,这是脱离群众的作法。知识分子有一个小圈子,不和群众接近,在文学上这是一种“自杀政策”。碧野在发言里,着重地谈了他最近去新疆深入部队生活的体会。白薇从自己下去生活的体验里,揭露了有的农场中领导人的官僚主义、脱离群众和严重地损害国家财产的现象(这一方面的材料,她正在写文章)。她还谈到,自己在东北体验生活受到歧视的情况。她说她在东北的一些农场里,领导人对下去的作家闭口不谈农场的事,无论怎样要求他们也不谈,他们说和写文章的人不好打交道。作家想到工作比较困难的地方去,他们也设法阻挠。她说,这种现象如果不纠正,将给作家深入生活造成很大困难。最后汪静之发言,针对目前培养作家问题提出了批评。
因为时间的关系,到会的作家还有些没有来得及发言。邵荃麟说:这个座谈会开得很好。碧野同志谈得好,要把自己这根纱织到群众这匹布里去。他的经历可以写成很美的散文和小说,希望他写出来。今天来不及发言的同志,可以写成书面意见在人民日报发表。我相信这对作家和读者都是有益的。
(茅盾、杨朔、碧野、汪静之、萧乾、康濯、李季等同志的发言,见今日本报七、八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