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民主人士在江苏省委召开的座谈会上 批评人事制度和保密制度中的缺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5-23
第2版()
专栏:

民主人士在江苏省委召开的座谈会上
批评人事制度和保密制度中的缺点
本报南京21日电 5月20日,中共江苏省委召开的各民主党派江苏省地方组织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会上,参加座谈会的人对目前人事、保密等制度及不重视人材问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们认为客观形势起了根本变化,但某些环节上的具体制度还停留在老地方,必须迅速改变。
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员会主任委员邓昊明在发言中说,党与非党之间的矛盾产生的根源之一,是某些环节上的制度远远落后于形势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人事制度神密化、保密制度扩大化。现有的人事制度实际上是由党一手包办了,用人调人全由党内决定,事前既不与非党行政领导人商量,事后,也不让他们知晓。保密制度上的问题主要是保密条例限制得过严过死,如常州卫生局副局长是农工民主党党员,有一次机要处送文件给他看,他想把有关自己工作的问题摘录一下,当时文件就被机要员抢了去,还说:“只许看,不许抄!”其实摘录一下又何妨。
九三学社南京分社副主任委员、南京师范学院院长陈鹤琴也认为学校的人事制度必须改进。他说,我是院长,向教育部负责,但校内的人事调动,有些是按行政系统,有些却按党的系统,使人无所适从,不知如何负责。过去怕我们水平低“防人一手”也许可以理解,但今天我们已多少能掌握些党的政策原则,既要我们负责,就应该全心全意信任我们。在人事问题上再像过去那样对人将信将疑,事情就不好办了。
陈鹤琴并认为目前学校党委制的现状,实际上是由党来包办行政,束缚了行政的手脚,因而也影响了党与非党的团结。他说,前些时,我根据教育部的方案,对各部门的行政职务范围作了具体规定,可是拿到会上讨论时,却被党委负责同志当场将了一军:“这样,如何体现党的领导?”弄得我不知所措。我想,党的事情应该由党的同志自己来考虑,但党不能干涉行政,党对学校的领导可以通过党员在教务委员会上起积极的影响作用,而不是站在行政之上指手划脚。我完全赞成由共产党来领导高等学校,但我认为党委制的现状必须改变。
民主同盟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教授陈中凡对人事安排不当提出了批评,他说,“南京大学中文系本来是人材济济,现在弄得不能开课,是何原因?有些共产党员在处理人事问题上太冷酷无情。南京大学有三个有经验的老年图书馆管理人员被硬性辞退,造成相当大的损失,其中有一位任老先生被辞退后,校方就逼他立即搬家,这位老先生一气之下郁郁而死。有人同情他,可是有些共产党员反说:“我们讲‘阶级友爱’,不同我一个阶级,有什么友爱?我们是‘革命感情’,不革命谈什么感情。”听到这种话,实在使人毛骨悚然。
无党派人士、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参事杜文若说,人生除受穷、受饿、疾病、坐班房外,就知识分子来讲,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所学非所用,被迫做自己所不愿做的事。我从前在美国专学金银的冶炼,据我所知,我是在美国学炼金的唯一留学生,为此,我几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北京和平解放后,由于我是傅作义的副参谋长,硬被分配到军事学院当了四年军事教员,这对我并不合适。后来又被安排在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当参事,我曾一再向上申诉,要求发挥自己的专长,但无人理睬。政府想尽办法要国外留学生回来,但对国内的老留学生却搁置不用,可见官僚主义、宗派主义、本位主义是何等严重!最后他慷慨激昂地说:“我要为社会主义的炼金事业、也为我的事业而奋斗,我今天在这里讲,就是奋斗,我自己不讲,有谁替我说话?我今年五十四岁,我还不老,我还准备再干二十年,希望江苏省委能把我的要求反映上去。”
座谈会还将继续举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