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看“国庆十点钟”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5-25
第8版()
专栏:

看“国庆十点钟”散记
秦榛
影片“国庆十点钟”,我是和侄女儿幼华一起看的。她是个机灵的少先队员,和她在一起看电影有个好处:她几乎对影片中每个情节都有反应,而她的反应也常常引起我对影片进一步思考的兴趣。
影片一开映,很快就吸引住了她。她专心地看着,只是不时地向我说一说她喜欢哪或是不喜欢哪,或是提出些疑问。当影片中侦察员顾群与小余经过商讨,认为特务扔的信与汽车事故之间一定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的时候,她便得意地、若有发现地用刚学来的文学术语对我说:“叔,这里的描写,是不是表现他们很有经验?”我不在意地嗯了一声表示同意,但接着我又补充了一句:“这同时也表现出特务太没有经验了!”她听了,笑了一笑,显然并没有了解我的意思。
特务的确是太没有经验了,他们有什么必要把扔信、破坏汽车、偷表、准备爆炸等等事情连接起来在一个短时间内进行呢?要是说偷表是为了安装定时炸弹而不得不偷的话,那么扔信等等就满可以放在其他时间去进行,没有必要同时在各方面都暴露出行动的痕迹。但是特务们却这样做了,因此就使人感到影片中所描写的,好像并不是狡猾、狠毒的特务的真实行动,而是作者为了以后顺利地破获“双铃马蹄表”案件,而虚拟出的一些不真实的情节和线索。这些虚假的情节正好否定了幼华在前面所提出的那个想法:因为特务太无能了,线索的获得太容易了,因此不能深刻地表现出侦察员们的机智,同时也不能充分地反映出侦察工作的复杂和艰苦。
影片最后一个情节出现了:国庆日的上午,广场上站满了人。在离广场不远的张大力的家里,出现了那个曾经被特务偷去过的马蹄表。人们知道,特务在这表里面装上了烈性炸药,在十点钟的时候就要爆炸的;但是侦察员呢,却还在审讯特务何占彪,问他:“那个马蹄表,现在在哪儿?”
幼华看到这里,真是急得要命,她紧捏着我的手,不断地顿着脚说:“快来吧!快来吧!”她希望侦察员叔叔赶快来把那只装有炸药的表拿走!到小朋友圆圆因为心急要把表拨快一点的时候,她便急得叫了起来:“?!别拨,别拨!”……
作者在这里是相当成功地运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技巧,一把一把地上紧了观众心里的“弦”的。他把审讯特务的场面和广场上的场面交叉起来,并且三番五次地用特写镜头来强调那只“装有炸药”的马蹄表,似乎在对观众说:“请注意这只表!”“特务还没有说出来!”……这样,就把观众,比如幼华,牢牢地抓往了。不过,说实在话,我当时却并不紧张,我只是因为不愿意使幼华扫兴,才没有对她说“别急,不要紧的!”之类的话。虽然,我并不比她聪明一些(只是比她多一点生活经验而已),但是,我却知道表里面的炸药早就拿出去了。因为侦察员顾群既然早就知道这只表曾经被特务偷去过,那么,即使是最笨的侦察员,对那从特务手中送回来的表,也会作一番详细的检查的!那么,我还着急干什么呢!
运用技巧,在观众心里造成紧张的悬念,这是在任何好的作品中都可能有的。不过技巧也应该有真实的情节为基础,若果技巧脱离了真实的情节,那就不是真正的艺术技巧,而是有点故弄玄虚。
影片结束了,回到家里。突然,幼华又对我说:“叔,电影里的那几个阿姨在汽车里又笑又闹又唱,她们干嘛那样呢?”
难怪她发出这样的疑问,那几个姑娘和司机平小海笑闹的场面,的确是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的。当然,一部影片中穿插一些爱情场面,甚至以爱情描写为主干,那都是可以的。问题在于如何描写它。这种穿插是必要的呢,还是不必要的?是影片的一个有机的部分呢,还是外加的生硬的枝节?我就看不出
“国庆十点钟”中姑娘们的笑闹对影片有多大好处。这个穿插与整个剧情是没有多大内在联系的,对影片主人公们的性格发展也是没有多大影响的;而那个穿插又是那么的长,笑呀,闹呀,唱了半天,实在使人不知所云。“游园”那一场中的那些舞蹈,也是有类似的缺点。
要睡觉了,幼华把她的日记送来给我看。写的都是关于电影的事,写得很热情,甚至感染了我,使我回忆起影片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譬如镜头比较干净,节奏也比较明快等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