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科学院学部委员会全体会议继续大会发言 张钰哲建议国务院适当下放一些事权 千家驹建议在干部培养上搞点“自由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5-29
第7版()
专栏:

科学院学部委员会全体会议继续大会发言
张钰哲建议国务院适当下放一些事权
千家驹建议在干部培养上搞点“自由市场”
本报讯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28日继续大会发言。
化学家汪猷的发言题目是“为留学生争鸣不平”,他以三个留学生的遭遇为例说,留学生庄亚辉由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于1955年派到苏联学习高压有机合成,他在莫斯科闲等了一年多后,才由我国驻苏联大使馆留学生管理处分配到莫斯科大学作研究生。主管部门负责人曾三次说服该青年改变专业,最后说服他学放射化学。试问,放射化学与高压有机合成相隔几远?最后他呼吁:我愿有关党与非党的领导同志们,你们切莫忘记了千万客居异乡的莘莘学子,要爱护我们未来珍贵的科学进军中的栋材,快为他们以及将来的青年留学生设法解决由于以往主观主义、官僚主义而造成的烦恼和困难,更防止新的类似问题的产生。
数学家王湘浩谈了科学文教人员的统筹兼顾适当安排问题。他指出,由于评定职务和工薪的标准不尽合理,有人把各尽所能理解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且把所谓唯有读书高理解为唯有论文高。于是“各尽所能”成为
“各尽所能地拼命写论文”,“按劳取酬”成为“按论文取酬”。他建议今后评定职务以德才为标准,不论年资;工薪以才资为标准,不论品德。他说,理由很简单,担任一个职务必须基本上称职而且要作风正派、工作积极。这就是德才标准。为什么不问年资呢?年纪大、工龄长并不见得胜任。评定工薪则不然。工薪必须考虑年资,汗马功劳不能不问。王湘浩还谈到了什么人应该受尊敬和生活待遇方面的统筹安排问题。
天文学家张钰哲建议国务院把事权下放。他说,在协调平衡研究机构和高教、产业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计划,必须国务院出来掌握,至于科学院一些本身的问题大可以让科学院的七位院长八位秘书长和几百名的学部委员去动脑筋去作决定。
化学家卢嘉锡在发言中,要求科学院加强边疆地区的科学研究工作;逐步加强专门学会的学术活动,通过它来了解全国各地区的学术动态,把学术论坛更健康地组织起来。
化学家袁翰青,批评科学院的工作有三大缺点:科学院没有能够很好地成为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全国科学工作的参谋部;科学院院内的研究工作,没有能尽量地根据世界科学发展的趋向明确重点;科学院一直还没有使全国科学家感觉到它是全国科学家的科学院。
经济学家沈志远在发言中首先提到了加强科学院和高等学校、产业部门三个系统研究力量合作的问题,他建议三个系统的科学工作者可以在自由自愿的基础上互兼研究或教学工作。同时对分散在各方面的安排不当的科学研究人士,由政府对他们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让他们分别归队。
经济学家千家驹建议在科学研究干部的选拔培养上搞点“自由市场”。他说:“在干部调派上,过去强调统一分配,服从组织,这在建国初期是完全必要的,否则就不能保证国家建设人才的各方面的需要。但到了现在,情况已有所改变,如果单单强调统一分配一面,而没有合理使用一面,那是有缺点的。”他认为过去统一分配的办法,好像是强迫婚姻,绝无离婚自由,“统”的太死了,今后应该加以改变,搞点“自由市场”,作为社会主义统一市场调配的补充,即在国家有计划的统一分配之下允许青年某种程度的自由选择。
历史学家吕振羽在发言中着重分析了科学院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客观原因后,他建议科学院的院务委员会逐渐担负和进行学术领导,以之与院务行政会议区别开,以便行政领导和学术领导的关系、院部与学部的关系、行政工作与科学研究工作的关系等逐渐明确起来而步入常轨。他还提出,应具体掌握五四以来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情况,各个科学家的全部学术生活和创造成果,从而对科学评奖、科学行政和研究工作的人事安排等作到心中有数,措置得当,并帮助解决高级知识分子间的矛盾。
力学家钱伟长要求重视科学家的研究时间,解决学部委员的助手问题。他说,可否由国务院通令全国,准许能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在行政工作和社会活动方面长期请假,以便他们全力从事科学研究和干部培养工作。我提议由学部主任副主任领导我们坚决地迅速地走进实验室,进行一个科学家应该进行的工作,而把学部的繁文细节的行政包袱,趁早丢掉。他还要求解决图书仪器的购置问题。
化学工程学家侯德榜就科学研究计划作书面发言。他建议科学研究计划在化学工业方面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在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之后的农业生产要求供应更多的氮、磷、钾等化学肥料,其中钾的资源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在向科学进军中,图书、仪器和化学试剂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化学试剂的供应最缺乏基础;重有机合成包括的范围很广,也是我国最薄弱的一环;近来高温蒸汽用的滑润油很缺。
在昨天的会议上,发言的还有数学家陈建功,语言学家吕叔湘,有机化学家朱子清,电子学家孟昭英,石油化学家侯祥麟,光学家王大珩,物理学家施士元,航空学家王俊奎。书面发言的有化学家纪育沣、机械工程学家石志仁、水生生物学家王家楫、地理学家黄秉维、冶金学家靳树梁、医学家胡调甫、电子学家陈芳允、水利工程学家汪胡桢、中国人民大学教师王方名、物理学家王竹溪、植物学家钱树崇、水利工程学家张光斗。医学家吴英恺等九人作了联合书面发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