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科学院需要“精兵简政” 吕叔湘委员发言摘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5-29
第7版()
专栏:

科学院需要“精兵简政”
吕叔湘委员发言摘要
这几年来,科学工作者中间有一个普遍的感觉:时间不够用。时间哪里去了?社会活动占用了一部分。可是这个因素只影响我们中间的部分人,但即使关在研究所大门之内的人,也并不见得能好好的做研究工作。很忙,但是忙不出一个名堂。老是在围绕研究工作打转,可没有足够的时间用在研究工作本身上。为什么呢?工作开始之前有一套:计划,布置,推动。工作了不久之后又有一套:检查,总结,汇报。接着又要重计划,重布置,如是周而复始。总结有年度总结,半年总结,过去还有季度总结。汇报,在不久之前,学术秘书处要每月汇报,学部要半月汇报,有时候还要到院务常委会议去做大汇报。检查,除了为总结作准备的检查外,每来一个重要的学习或是运动,也都要结合着检查工作。不是说这些事情不需要,而是说方式要考虑。需要有计划,但是不是要填写那么多烦琐的表格呢?检查和汇报也都有需要,但是不是要那么频繁呢?至于那些表报是否有人认真看,检查和总结出来的问题是否设法解决,那就又是另一问题。就因为形式主义地进行这些工作,就形成了开会多,填表多,写文件多,繁文缛节占去了不少应该用在研究工作上的时间,并且打乱了研究工作所必需的稳定的进程。形式主义也表现在理论学习和搞运动上。
我感觉这几年来,对于如何推进工作,流行着一套办法。这套办法总起来是一个字,“加”:加人,加机构,加条文也就是加花样。上面所说属于加条文的一类,现在再说说人员和机构。
老话说,“人多好办事”,这句话也对也不对。要看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有各种不同的人,有各种不同的事。不解决问题的人,多几个还是不解决问题(徒然给管理局添麻烦,使宿舍问题、交通问题、医药问题等更加严重起来)。现在科学院的工作人员已经到达或者接近一万四千人。其中研究员和副研究员大约七百人,只占总人数的5%,中级研究人员的数目大约和高级研究人员相等,也约七百人。再加上技术人员和编译人员大约一千人。这三项是科学院的主要力量,加起来也只二千四百人,占总人数的17%。助理业务人员和行政人员合起来大约八千五百人,超过总人数的60%。这样的比例数是很不合理的。上面说科学院人数多,还不够精密。应该说一方面是太多,一方面还是太少。再讲到干部的质量,问题也多。使用干部,主要是要人地相宜。每个人都有他的用处,可是并不是任何人可以做任何工作。人地不相宜,毁了工作也糟塌了人。科学院的干部政策好像是抓紧高级而放松一般,抓紧研究人员而放松其他。实习员是听候分配。一般助理业务人员和行政人员的进用似乎也没有一定的制度。人地不相宜的情形自然就难免了。
说到机构,最近一年里增加了好些个研究单位,是否条件都很成熟,我不了解情况。单拿院部来说,机构是越来越庞大而复杂了。院部之外还有学部。我们在所里工作的人,常常有事情不知道找哪个部门,找哪位负责同志。机构复杂,环节多,办事必然迟缓,再加上有些同志做事不大负责任,就更容易出错。互相推诿踢皮球的情形也不是没有。有时候增加一个新的机构也会带来一些“新猷”,例如干部培养部新成立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没有成为局),就用培字第一号行文各所,要填报所有干部的详细履历,其实干部局就有全份保存在那儿,干部培养部要参考是毫不费事的。说实话,我到现在还不知道干部培养局的任务是什么。如果只是收发一些文书表格,有一位秘书和两位助手也尽够了。
总之,科学院机构庞大,人员多,花样多,可是效率不高。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既然过去几年的“加”的办法没有多大成效,现在是不是也可以试试“减”的办法。减少一些机构,减少一些人员,减少一些条文,或许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些,也未可知。当然不是说绝对不要增加,为了工作的需要,该加的还是要加。但是该减的也一定要减。
这次学部会议上要讨论科学院的体制问题,是不是可以从“精兵简政”这方面着想,做到(1)机构灵活,(2)人地相宜,(3)明确责任,(4)减少繁文缛节。要是能根据这几条原则办事,我相信科学院工作效率是能大大提高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