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阅读
  • 0回复

访波兰“煤钢之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5-31
第5版()
专栏:波兰通讯

访波兰“煤钢之都”
谢文清
乘汽车从华沙往西南行,经过两百多公里之后,我的视线就从平坦无际的原野和茂密的森林移向那一簇簇冒着浓烟的烟囱上去了。不用问,我就知道已经进入西里西亚(波兰人叫做“什龙斯克”)境内了。
再前进,就有更多的烟囱和矿井卷扬机映入眼帘。在密织的铁路线上东奔西驰的列车常常阻挡着汽车的行驶。田野中纵横交错地排列着一行行架着高压电线的巍峨的铁塔。这一片高度工业化的景象就已使我相信:卡托维兹不愧为“波兰的煤钢之都”,也堪称“欧洲第二个鲁尔”!
来到卡托维兹后,波兰新闻界的同行就首先领着我参观和了解城市的概貌。连然斯基同志陪着我登上电车,并告诉我:“这条电车线有八十公里长,在这八十公里内,你可以粗略地欣赏一下市容。”他还告诉我许多可观的数字。他说,波兰人把煤比作“黑色的金子”,因为煤是波兰取之不尽的宝藏,也是最主要出口货。波兰现在年产九千五百万吨煤,其中92%是卡托维兹省生产的。波兰每人每年平均生产近四吨煤,这个数字仅次于英国而居世界第二位。有了煤,钢铁工业就随着这个有利条件发展起来了,卡托维兹每年产钢占全波钢产量五百万吨的82%。电力工业和铁路交通工业自然也舍不得远离这个产煤地区,这里的发电量约为全波发电量的一半,波兰全国火车车辆的半数以上都经常集中卡托维兹附近。波兰的有色金属工业有85%集中在卡托维兹省,化学工业也同这个煤矿地带结了不解之缘,而在距此不远的肯杰仁等地兴起了。高度的工业化使卡托维兹省的人口总数在三百万以上,为全波各省之冠。虽然它的面积只有一万平方公里,是最小的省份之一。这里有近四十万煤矿工人和钢铁工人,是全波人口密度最大省份。有电火车直达华沙,全波最大的电视台也将在今年在卡托维兹开始播送节目,波兰工业总产值中的一半出自卡托维兹省。
在卡托维兹市周围环集着十六个大大小小的工业城市。在这些城市中间都有电车线联系着。我们乘的电车所经的八十公里行程就贯通着这些城市。“不用下电车,你就可以参观十几个城市。”连然斯基说,他在电车上常常指着高高的厂房和卷扬机说:“这是科斯纠什科钢铁厂”,“那是巴布勒克煤矿”。电车前进一段,他又指着说:“这是煤炭工业部”,“这是钢铁工业总局”。我约略计算的结果,这里竟有七十九处煤矿和十几个金属冶炼企业。还有十四个技术科学研究学院。他说这些城市有相当部分都座落在矿井上面。在城市下面采煤而不妨碍建筑物的安全,这是波兰采矿专家们的重要成就之一。
大约三个多小时我们才到达终点站。下电车后我们就挑选参观了几个地方。
郝若夫市是这里仅次于卡托维兹市的第二个城市,它的别名叫做“黑色太阳城”。这里集中着十几个大煤矿的发电厂和一些金属冶炼企业。各厂矿烟囱喷出的黑烟真的使得阳光显得暗淡了一些。据专家们计算,这个城市上空每天散发出的各种瓦斯达四百二十吨。其它城市的空气虽比较好些,但也是够严重的了。卡托维兹市人民委员会一位同志告诉我说:“因此,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大量营造花园。”他陪我们参观了正在修建中的文化公园。一位老园艺师陪着我们走过了许多花圃、密林、亭台和溪流。他说这个公园的面积在两千公顷以上。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公园也在同时建造着。这位老园艺师在谈到他的抱负时说:“要使工人们上下班时就能顺路穿过公园吸收些清新的空气。”
普建公园、广植树木,这是卡托维兹政府和人民正在进行的巨大事业之一。专家们也正在苦心钻研如何减少烟囱中发出的瓦斯或使它不致飞扬到城市上空。
到卡托维兹访问的人大都留心煤矿的生产和矿工的生活,这自然也是我到此访问的目的之一。因此在第二天,我就像“不速之客”一样出没在各个矿工住宅区。未曾预约时间我们就向“矿工之母”的住处走去。按过电铃,一个十多岁的女孩开门了。说明来意后,她就请我们进去。我知道这里住着一位百岁高龄的老太太玛丽亚·雅奈克,她的世代儿孙五、六十人都在煤矿中工作,卡托维兹人都尊称她为“矿工之母”。老太太神采奕奕,看上去可不像一百岁的人。她说今天是她生平第一次招待中国客人。她以压抑不住的兴奋要玄孙女给客人斟酒。这时,我以最大的恭敬对她说:“能同你这位西里西亚的矿工之母相见也是我一生的莫大荣幸!我想中国矿工也将尊你为母亲的。”这位“矿工之母”亲身经历了卡托维兹煤矿工业兴建的历史。她用恳切语调告诉我:“为了给国家更多的煤去换取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一切,卡托维兹的矿工,其中有我的五代儿孙,是不吝惜力量的。他们曾自愿在每个星期天和假日照常下井工作。但现在,党和政府已决定一年只让矿工工作十二个星期日,而且提高了工资。我可以代表西里西亚的矿工感谢我们的党和政府!”
同样地,未经通知我们就走进了老矿工拉曹夫斯基的家庭。这是一栋暗灰色、两层楼的钢筋水泥建筑物。一进门,拉曹夫斯基就带我们参观他的家。除楼上、楼下两间浴室外,还有四间寝室和一间书房。有水、电、暖气和瓦斯等设备,室内整洁得粒尘不见。精美的木器放置得再合适也没有了。墙上满挂着照片和画片,阅读室还有学习用的小钢琴。拉曹夫斯基是一位五十二岁的已工作了三十八年的老矿工。儿子是煤矿工程师,女儿是医生。他以无限的感慨叙述了自己的生活:“你就看这栋房子吧!”他缓慢地说道:“它的全部费用中有80%是国家贷款,利息低到最低限度,而且三年后开始偿还,分十五年还清。你看,要不是人民政权,我再干三十八年,让儿子也干三十八年,恐怕也盖不起这栋房子!”
话题转到生产方面时,拉曹夫斯基说,在他工作的那个“巴布勒克”煤矿中,今年以来缺勤现象已大大减少,而在他领导的那个采掘队中几乎天天满员。当我请他说明原因时,他把双肩一耸,睁大了眼睛说道:“原因很简单,矿工现在有了正常的休假日,就用不着随便缺勤了。有了正当的娱乐,酗酒现象也很少了。”
在拉曹夫斯基的房子周围,还有几十栋楼房在建筑中,都是矿工自费修建的。拉曹夫斯基同大家换工互助,不用请工人就能盖起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今年,还将有一千五百多个矿工自建住宅。
离开矿工住宅,我们到了申别尔基煤矿。在三百五十公尺深的矿井中,我的问题得到了相同的回答。陪我参观的工程师说:“过去,每年靠星期天采掘七百多万吨煤。现在我们不能再让矿工每个星期天都工作了,政府忍痛把今年的采煤计划削减了二百二十多万吨。”
煤炭工业部的最新数字表明,自从平均增加工资40%,并决定每月四个星期天中只工作一个星期天之后,已有五千五百个早已离开煤矿的矿工又回到煤井下来工作了。其中大多是熟练的矿工。今年1月以来煤矿工业的日产量较去年第三季提高了四吨多,而每人每日的采煤量增加了四公斤,每天的计划都被超额完成着。
在返回华沙的路上,卡托维兹这个“欧洲第二鲁尔”的景象还时时映现在我的脑际中。一片片高大的厂房,一群群的烟囱,昼夜旋转不息的卷扬机,夜间许多钢铁厂出铁时发出的直冲云霄的红色光芒,矗立的电线铁塔和密织的铁路网等等构成一片高度工业化的瑰丽图景。那些受到全波兰人民崇敬的卡托维兹矿工的形象更使我念念难忘。(附图片)
西里西亚煤矿区烟囱林立,黑烟弥漫天空。 波兰 斯·克拉科威克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