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谢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6-04
第8版()
专栏:

谢师
秦征
油画训练班毕业作品展览会已经在首都揭幕了。这是我们十九位青年美术工作者在苏联名画家、斯大林奖金两次获得者康·麦·马克西莫夫教授两年苦心教导下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展出的一百多件作品,不过是一支刚刚破土而出的鲜嫩幼苗,但在它成长的每一瞬间,都凝聚着师生们呕心沥血的辛勤劳动和甘苦与共的深挚友情。一年前开始动手搞毕业创作时,每个人心中都有些惶惶然,深知自己在油画技巧上根底浅薄,在这样短短的时间里完成一幅比较完整的创作,实在是没有把握。马克西莫夫老师却满怀信心地鼓励我们说:“呶,别看莫斯科苏里柯夫美术学院是六年制,而你们却只学习两年,但我却完全相信中国青年的才能和创造性。再说你们都具有一定的斗争生活经历,难道就没有什么迫切需要表现的东西吗?不要怕,勇敢加智慧就可以创造出奇迹来!”
不久,我们都根据自己的意图和素材勾画出草图,老师看过之后,正确地指出,有些只是简单地叙述事件过程或插图式的处理题材。他说:“绘画不同于文学、戏剧或电影,不能连续地把生活中一切细枝末节都陈述出来,画面上只能表现生活事件中的片断,由此使人了解到它的过去和未来将是怎样的;例如列宾所作“伊凡杀子”一画,主要的不是描写暴君伊凡如何杀死了他的儿子,更重要的是揭示了新的人性的出现。当那个残忍的父亲在狂怒中杀死了亲生儿子之后的一霎那,久已丧尽的人性和良心突然复活了,他用痉挛的手紧按住王子头部致命的伤口,浓浊的血流从指缝间迸射出来,一切都显示出永远无可挽回了。……当你们处理自己的题材时,要注意选择最适于造型艺术语言所表达的、能够动人心弦并引起深思的情节与场合。”
在有关创作的问题上,马老师(我们都按照民族习惯如此亲?地称呼他)总是循循善诱地启发大家去独立思考,从不强求别人按照他的意见进行修改,有的同志常常要老师更具体地出主意,希望最好把创作的规律开出个仿单来,但他认为“属于技术性或手艺性的问题是可以教的,然而像艺术的构思和形象的创造却从无成方可传,这些,完全出自画家的智慧和在生活中的感受,诗意的幻想常常会带来新鲜奇妙的意境,教师在这里所要作的,只能启发同学去注意观察、发现有意义的东西,只有你满怀激动、渴望和不懈地探寻恰当的表现形式,才能使你所要求的东西积极生动地出现在画布上!”经过一年来的创作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未来作品中的一切,必须是画家在生活中深受感动,彻底了解,从而成为自身血肉的一部分的东西,每个人物形象,只有在心灵深处酝酿成熟时,才能真正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任何人所不能传授更不能代替的。为着一个形象的探索,我们常常绞尽脑汁,搜索枯肠,像产前的阵疼一样,熬过多少个紧张的日日夜夜。我记得有位同志在创作的中途“抛了锚”,连续几天竟没有动一笔,老是凝视着对面的画布徘徊、怅惘,马老师看到这种情景,关切地走近他说:“同志,把手从你的裤袋里伸出来,到外面去画、去找,生活和野外的大自然可以告诉你很多,否则,在房子里继续苦恼一百天也是徒劳无益的!”马老师很重视写生,但并非认为只要画了模特儿或风景习作回来就大功告成了,正相反,当他看到有人摆了模特儿,无动于中地一笔一笔原本原样搬上画面时,却是不能容忍地立刻加以指责:“创作,是艺术家良心的激动和感受,不是老太太织袜子,她可以边织边聊天,或者打瞌睡,而艺术家的工作,每时每刻都是充满灼热的激情,全力以赴的。为了创作的成功,即使赴汤蹈火都乐意去做!苏里柯夫曾说过:‘假使我要画地狱,情愿带了模特儿一起到地狱去!’这些话在行外人听来似乎过分玄虚,但事实毕竟如此。艺术家必须要与自己作品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假使自己不为之感动,那么又怎能产生感动别人的作品呢?!”
两年来,马老师同我们朝夕相处,使人感到他不仅是最可敬佩的老师,而且是我们生活中最亲密的朋友,日常交往中毫无国籍之分、言语之隔,真正是亲如手足,彼此推心置腹,无所不谈。记得有一次,有人在画室里摆了几张“星火”杂志印的苏联画片作参考,马老师近前看了看说:“假使需要参考的话,一定要挑选些精印的复制品,这两张画本身就不高明,再加上蹩脚的印刷,把原作的色彩全部走了样,那么,你学它学得愈像,上的当也就愈大了!”接着,他很诙谐地说:“中国同志们都是老老实实的,学习苏联也是如此,可是过分老实了,就要当心哪。说实在话,苏联现代绘画有很多优秀的杰作,也有不少乍一看来挺唬人的而实际上是干瘪瘪枯燥乏味的东西,倘使不加选择,见啥学啥,就会吃亏的。中国民族艺术中有很多珍贵的遗产,当代画家应该好好研究,从这无尽的宝藏中吸收丰富营养。希望你们的油画能够在自己祖国的土壤中生根滋长,开放出具有道地的民族特色的鲜花来!”
现在,我们油画训练班已经结业,毕业创作展览会已同首都人民见面了,我们刚刚出师的油画学徒,怀着万分感激而又难割难舍的依依之情,向我们亲爱的老师康·麦·马克西莫夫教授致最诚挚的谢意,并希望关心我们的领导同志和朋友们、观众们,多多赐教,帮助和培育这一枝初成的艺术蓓蕾,使它在祖国社会主义的百花园中迎风怒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