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阅读
  • 0回复

对目前整风的一点意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6-06
第2版()
专栏:

对目前整风的一点意见
冒广生
如果说共产党员没有偏差,那就何必整风;整风是党内的事,何必要党外来批评。明白这个道理,便知整风意义,是要我们党内党外发生感情上的联系。从团结而批评,从批评而越团结。大家一致以国家为前提,把国家事务担负起来,使得巩固又巩固,然后党与各民主党派才能长期共存,而人民才会更好地享受社会主义国家的幸福。
批评就是帮助,帮助党员克服宗派主义、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把一切错误纠正过来。如果有少数党内人拒绝批评,知过不改,那是党员不对。
大家要知道,揭露矛盾,正所以解决矛盾,而不是制造矛盾;说穿隔阂,正所以解除隔阂,而不是增加隔阂。
爱人以德,相见以诚,不能认为反党的表现。如果有少数党外人顾虑将来会扣帽子,该鸣不鸣,该联系而不联系,该批评而不批评,那是我们非党员不对。
但是联系要伸出友爱的手来,使人握之温暖,批评要说出知己的话来,使人听之悦服。
人非圣人,谁能无过,人苦不自知耳。我以为我们的批评,须认清是团结不是攻击,是以国家为前提,不是以个人为目的。往后的偏差不能蹈复辙,从前的偏差,也不能算旧账。历史上的旧账,是一万年算不清的。只要鸣得公,鸣得正,言者无罪,闻者足戒,那就叫做争鸣也可,叫做和鸣也可。
平心而论,共产党员牺牲身家,出生入死,从千辛万苦中,建立起今天的新社会。这是惊天动地的事,亦是可泣可歌的事。我们翻一翻历史,汉初政权,操之丰沛人的手,唐初政权,操之河汾人的手,明初政权,操之濠泗人的手,清初政权,操之满洲人的手。那一朝有过如今的局面,当然从本质上说,现在的政体绝非往昔可比。
我坦白地说一句应该检讨自己的话,我脑筋受了汉唐明清历史的灌输,又受了孟子天下乌乎定定于一的教条,起初听到百花齐放,我无异议,听到百家争鸣,我觉得为时尚早。这两句话,虽然出自毛主席,我自比于子路不悦仲尼。
最后我知道党群之间有了矛盾有了隔阂情形,这不是好现象。左传说无使滋蔓,蔓难图也,才佩服毛主席是及早要党群联系,所以既要百花齐放,又要百家争鸣,他说国家大事,几个共产党包办不来,要大家一齐担负。比之汉唐明清把政权为家天下的政权,不知伟大多少了。
但是既曰争鸣,又曰百家,那就人各异鸣。由于各人的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自不能强人以苟同。不能只允许肯定,亦不能只允许否定。仍须归到孟子定于一的话(一于马列主义一于社会主义)才有结论。
我是一个无党无派的人,行年八十五岁。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是希望党内外人站在一条战线上,把坏的风气移去,好的风声树起来。这才叫做整风,不是整人。这才做到批评的结果是更加团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