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研究新型核反应的开端 低温核合成反应可能放出大量的能 苏联科学家希望科学家进一步研究这个重要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6-13
第5版()
专栏:

  研究新型核反应的开端
  低温核合成反应可能放出大量的能
  苏联科学家希望科学家进一步研究这个重要问题
新华社莫斯科12日电 苏联“少年技术家”杂志最近几期发表了一系列的消息和文章,连续介绍原子核物理学理论上的一个新成就——不用高温而在低温条件下利用催化剂促成核反应。据说,这种反应释放出来的能量比同样单位重量的铀在裂变时释放出来的能量要多一倍。
这种新方法是苏联著名科学家泽尔多维奇、萨哈罗夫和马尔科夫1954年提出的,不久以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阿尔瓦雷斯等经过实验已经证实了它的可能性。
原子核合成反应过去只能在几百万度的超高温条件下进行。这样高的温度,只有在原子弹爆炸时才能获得。因而这种反应很难加以控制使之经常进行,很难利用这种反应释放出来的能来为人类服务,于是科学家就设法找寻不通过原子弹爆炸来实现核反应的办法。低温核合成反应的发现,就可以不需要热核反应所必需的超高温,同时也就不需要使用稀有原料——铀。这一发现是研究新型核反应的开端。
这种方法的基本特点是,利用负μ介子作催化剂,使氢核同氘核结合为氦核,从而释放出大量的能。这种反应的主要过程是,比电子重二百一十倍并且也带阴电μ介子,在落入氢原子以后,即挤出其中的电子,而本身开始围绕氢核旋转。这样就形成了“介子原子”。整个介子原子就像一个与中子类似的不带电粒子。介子原子碰见氘核以后,介子立即开始同时围绕氢核和氘核旋转,成了所谓“介子分子”。由于这种“分子”内两个核距离极小,两个核马上就像热核反应那样合成了氦核。同时释放出五百四十万电子伏特的能和μ介子。μ介子于是可以继续引起前述反应过程。在这种反应中,μ介子并不参加到反应中来,而只起催化作用。这种反应是在温度极低的液态氢中进行的。
这家杂志指出,由于得到一个μ介子需要耗费约三亿电子伏特能量,而一次这种反应只能释放出五百四十万电子伏特能量,此外,μ介子寿命太短促(百万分之二秒),只能引起一两对氢核和氘核进行反应,因此这种反应暂时还没有实际意义。文章说,是否可能利用催化反应获得大量的能,尚待科学家进一步研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