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怎样团结农业社里的上中农——中山县“民田地区”五个社中农问题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6-15
第4版()
专栏:农村调查

  怎样团结农业社里的上中农
  ——中山县“民田地区”五个社中农问题的调查
  冯平
不久以前,我和一些同志到广东省中山县“民田地区”(注)的上栅乡第一社、顽强社、农勤社、大环乡社和竹溪社等五个社,对合作社团结中农(主要是上中农)和巩固农业社的问题,作了一次调查。
从这几个社的情况看来,中农一般占总农户三分之一左右,其中新上中农约占本阶层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即占总户数的7%—8%。
多数上中农参加农业社以后,第一年分配的结果,比个体经济时(1955年)的收入减少,少数劳动力特别强的上中农则增加了收入。大环社三十一户上中农,劳动力比较强的有十四户,一般情况是收入减少了10%—20%,劳动力普通的九户,收入一般减少20%—30%;劳动力弱的八户,收入一般减少30%—40%,个别户收入减少了50%以上。
上中农入社后收入减少有多种多样的原因
上中农入社后收入减少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的有下面几个:
一、合作社没有正确地贯彻全面发展生产的方针。这几个社农民过去的收入中,稻谷一般只占50%左右,园艺作物(当地农民叫“山园”,种植瓜、豆、薯类、芋头等等)占25%—30%,畜牧业(主要是养母猪、肉猪、母鸭、菜鸭等)占20%—25%。1956年合作社只注意了稻谷的增产,忽视了园艺作物和畜牧业的生产,结果,粮食是增产了(这是完全对的),但社员的收入却减少了。过去,上中农的园艺作物和畜牧业方面的收入比重很大,因此他们的收入也就减少得更多。
二、上中农占有优越的生产资料,这是过去保证他们的收入的决定性因素。如大环社贫农平均每人有田一点零八亩,上中农平均每人一点九亩。上中农的田每亩产量以六百九十五斤计,则上中农每人就可能比贫农多收入五百多斤稻谷(如果种上园艺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差额就会更大了)。参加高级社之后,取消了生产资料(土地和耕牛)的报酬,他们的收入就减少了。
三、1956年农业社是增产的,但多数社的生产水平还没有赶上上中农的生产水平。上栅乡上中农1955年单干时平均每亩稻田产量七百斤,合作社1956年平均每亩产量五百斤。园艺作物:上中农每亩可收入二百五十元,合作社只收入一百五十元左右。大环社上中农1955年每亩稻田产量是六百九十五斤,合作社1956年每亩稻田产量是六百四十三斤。上中农入社以后,家庭副业一般比以前减少了。
由于收入减少了,一部分上中农曾经表示要退社。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因缺少劳动力而减收的贫农和下中农,以及一些过去从事过小贩、手工业、渔业等职业的人,也跟着要退社。
面对着这个问题,该怎样办呢?有两个可能被采取的方针:一个方针是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认识到处理好这个问题是当前巩固农业社的主要关键之一,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稳定上中农的情绪,结果会使农业社逐步巩固。另一个方针是企图用行政限制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结果,问题被长久积累,只能使问题更加尖锐化、复杂化,使工作陷于被动。
当然,正确的是第一个方针,而不是第二个方针。
那么,团结中农的途径是什么呢?
力争尽快赶上并且超过上中农原有的生产水平
根据农业社的具体条件,挖掘和发挥一切的潜在力量,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上中农的生产水平,稳定和增加社员的收入,是团结中农、巩固农业社的关键。
这几个社的情况都说明:上中农在入社前一般都占有比较多、比较好的土地、耕牛,有充分的生产资金,有比较高的生产技术,比较善于计划和经营,这些,构成了他们的较高的生产水平。合作社初办时期,由于社内土地肥瘦不一,耕牛农具不足,由于没有经验,要一下子赶上或者超过上中农的生产水平,是有很大困难的。但是,只要能够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优越性,挖掘和发挥增产潜力,合作社的生产是可以较快地赶上以至超过上中农的生产水平的。去年,顽强社稻谷生产水平就超过了上中农水平的10%左右;大环社也接近了上中农的生产水平(只差8%)。凡是这样的社,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就比较高,社就日益趋向巩固。在一般合作社里,也会在增产速度和总收入方面首先超过上中农,而后在某些生产的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最后在各种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方面超过上中农。
根据国家计划的要求和各个农业社的经济特点,正确地贯彻执行全面发展生产的方针,对于提高合作社生产水平和社员的收入水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合作社有必要在保证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园艺作物和其他副业生产。上栅乡第一社1956年减少了约四、五百亩的园艺作物,减少了养猪量,没有更好地组织社员出海捕鱼捞蚬,结果,收入就减少三、四万元以上。顽强社过去有70%的社员是以捕鱼捞蚬为主要收入来源的,1956年合作社只组织了十八个人来搞,仅这一项全社就减少收入一万元以上,平均每一户减少收入六十元以上。
总结和吸取中农过去经营生产方面好的经验,对于提高合作社的生产也有好处。根据我们调查,中农过去的经营至少有三条好的经验是可以学习的:第一,以生产养生产,用加速资金流转的办法,解决生产资金问题。上栅乡第一社有不少上中农过去就是种植一、二亩或者更多的园艺作物,先后间作、套作猪肠豆、豆角、苦瓜、节瓜、芋头、大薯、森薯、木薯、番薯、蔬菜等等七、八种甚至十多种作物,长年不断,因而月月有收入。就以这些收入,来解决稻田和副业生产中的资金问题。第二,农、副业生产密切结合。上栅乡第一社许多上中农养猪(一户养猪二头到四头),除了买很少量的米糠外,精、粗饲料问题全靠农业生产来解决。他们计算好养多少猪,要多少饲料,小猪、中猪和大猪各需要多少饲料,什么时候需要什么饲料,他们就根据需要量来种植各种作物。肥料增加了,又支援了农业。第三,主要劳动力和辅助劳动力配合使用,也是上中农经营生产的一条好经验。
在坚持按劳取酬原则下对上中农给予某些照顾
在坚持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下,对上中农在经济上给予某些照顾,是当前巩固贫、中农联盟、巩固农业社的不可缺少的措施。
把中农团结在合作社里共同进行生产,归根到底是为了全体农民的利益。但是,如果不照顾到中农的经济利益,团结生产的目的是达不到的。合作社根据贫农、上中农和社干部的意见,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在不影响集体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留给社员5%左右的耕地作为自留地(大约每人一分到一分二厘地),作为社员的补充收入。上中农经营园艺作物有特别好的经验,经营自留地对维持和增加他们的收入有很大的作用。二,在发展副业的同时,鼓励并帮助社员在农闲期间,发展家庭副业生产。要允许他们将自己的产品到自由市场出卖,或者卖给供销社和国营部门。允许社员留下一些半劳动力搞家庭副业生产。合作社和生产队都要进行小段排工和劳动自报办法,使社员能够安排自己的时间,利用空闲去从事家庭副业生产。生产队在首先完成合作社分配的生产任务之后,可以独立经营一些副业生产,收入归队分配。三,从1956年起,在二、三年内清还耕牛、农具的入社价款,不可任意拖延。四,果树、林木等在一个相当长期间内(如三年—五年)坚持比例分红的办法;已折价归社的,如期清还价款。零星少量的果树、林木仍归社员私有。五,对劳动力弱的社员,在排工中给予照顾。
根据我们调查,在保证合作社逐年增产的情况下,采取这些措施后,减少收入的社员的问题,将有大约80%基本上可以获得解决。
要采取这些适当照顾上中农利益的措施,首先要打通干部和党团员思想,发动贫农和下中农,提高他们办好社的信心,使他们都懂得解决减少收入社员和上中农问题的意义和办法,依靠他们去解决这个问题。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使农民认清正确的道路
此外,还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提高社员思想觉悟。当前,要着重进行三方面的教育:第一是合作化优越性的教育,指出只有合作化才是正确的道路。第二是劳动教育,要向那些有劳动力而出勤少的人指出,只有积极参加劳动,才能增加生产,改善生活。第三要说明开放自由市场的目的和对农民的好处,划清农民贸易和经营商业的界限,批判弃农经商进行商业投机的思想。
大环社这样做了,收到显著的效果,退社风潮很快就平息下来。
〔注〕“民田地区”在中山县是在丘陵地区。因为过去沙田被称为“官田”,许多农民把一般的称为“民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