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我对“杀子报”和“马思远”两剧的看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6-15
第7版()
专栏:

  我对“杀子报”和“马思远”两剧的看法
  白云生
戏曲的作用是歌颂善良、勇敢、智慧的人物,讽刺批判奸佞丑恶的人物,叙述故事,抒写情感;不但含有教育意义,而且能表现一个国家的人民思想和文化程度;所以戏曲并非游戏小道。可是旧社会仅仅把它当作开心取乐之用,故轻视演员,称为“戏子”。有些演员也就为满足人们庸俗低级趣味的要求,追求黄色或恐怖的场面;用一些不堪入耳的词句或令人肉麻的表演来博取人们的欣赏,维持自己的生活。
解放以后,演员们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政治地位大大提高,而且不断的出国表演,将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介绍到国外,国际上给予很高的估价;这是过去连作梦也想不到的。因此我们演员在舞台上的表现形态和唱、念、动作的表演艺术,就应当十分仔细研究和逐步提高,才能符合新时代广大群众的需要,加强在国际上的地位。现在不论是演员或观众,经过了八年的学习,提高了政治文化水平。一个演员在舞台表现上,应当走在群众前面,起到教育作用;我想没有一个人愿意从已被提高的地位上降落到自卑自弃的境地。
几年来有一部分文艺界领导同志对古典戏剧的改革有不正确的看法,出了些清规戒律,使许多节目不能上演,或被改得面目全非;对这种作风,党和政府已经进行了批判。现在党号召“百花齐放”,连曾经禁演的节目最近也开禁了;这样的措施是党和政府对于戏曲界的关怀,能在戏曲发展上起到一定作用。但是我们演员对于这一点,应该有怎样的认识?
各剧种传统剧目都是旧社会的产物,有的难免有些毒素。在历史记载上,明洪武、清乾隆时代,搜集全国剧本,用很大的力量加以修改,使之成为附属于统治阶级的愚民工具,所以我们现在不论在修改剧本或舞台表演上,都必须费相当的力量。例如:“西厢记”是一个很好的反封建、争取婚姻自由的剧本,在旧社会部分演员将红娘这个人物演成极端淫荡,如咬嘴唇、端肩膀、腆腹部、叼手帕,用不正当的眼神望着观众揉裤腰;这样恶劣的表演,对于观众有什么好处呢?最近有些剧团大演“杀子报”,我认为这种戏在内容和表演上都毫无可取之处。我幼年在乡间演唱与梆子腔打对台时,有女演员演这个戏作为号召;在将要杀子时,解开衣襟,露出一只胳膊,胸前露红肚兜和兜练,手执菜刀,口衔甩发;官保藏在其姊身后,姊则跪地哀求;杀子时,用白面做的假肉块扔在台口。这个恐怖的场面,不要说儿童看了害怕,就是成年人也不忍看。这些恶劣的表演一定要删除的。但像“杀子报”这样的戏,如取消了那一套低级庸俗恶劣的表演形象,也就没有吸引人的地方。如果说是因剧目不丰富,剧团经济收入方面受影响,可以看魏喜奎的曲剧团演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也是奸杀案,但为什么却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呢?这是值得我们考虑的。
“马思远”是北京的实事,在旧社会上演,轰动一时。这个戏也有凶杀的场面:赵玉杀夫时用一把月牙式假菜刀衔在口内,她将刀砍在其夫头上时,喷上满脸红彩,鲜血淋漓,表示刀已陷入头部,儿童看了,唬得哭叫。在表演上赵玉与货郎贾明调情的许多色情场面,肯定是被删除了,可是留下来的还有什么呢?时代不同了,观众水平提高了,人们是不会再被那种恶俗的表演所吸引了。
我以做一个现代演员而自豪,我热爱自己的业务,也热爱戏曲工作者,因此将我个人对这两出戏的看法和感想写出来供大家参考。这也算是百家争鸣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