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舞台和银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6-15
第8版()
专栏:

  舞台和银幕
  “舞台和银幕”这一栏今天开始同读者见面。它的任务是在短短的篇幅里,向你介绍一些新的舞台演出和新的影片。由于短,它不可能全面和深刻,只能作一些简要的评介。陈素真初登北京舞台
豫剧是首都观众非常熟悉的剧种了。可是,活跃在豫剧舞台上已经三十年,有“四大名旦之一”之称的第一位豫剧女演员陈素真,却还没有同首都观众见面。以陈素真等为主要演员的河北省豫剧团,今天起在北京登台。他们将演出一些有特色的传统剧目:“叶含嫣”、“三拂袖”等。
河北省豫剧团从1942年就在冀鲁豫解放区成立。去年初,曾经到朝鲜慰问。
(诸珠)
廿年重上“桃花扇”
欧阳予倩编导的历史剧“桃花扇”,是作者在抗战开始时写成的;最初是用京剧上演的。1939年,欧阳予倩到了广西桂林,曾帮助当地艺人用桂剧形式演出此剧。1947年春天,作者应上海新中国剧社的请求,才将此剧写成话剧。
这一次,中央戏剧学院实验话剧院的演出,又经作者作了一些修改,全剧除运用民族音乐伴奏外,在导演和表演的处理上,吸收了一些民族戏曲的表现方法。 (树)
话剧事业的生力军
在我国话剧事业的队伍里,又加进了一支年轻的生力军,他们就是中央戏剧学院今年的本科毕业生。这一批新生力量正在北京的舞台上进行毕业实习演出,他们选择了不同题材和风格的剧本作为艺术实践的开始,这些剧目中,有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洞箫横吹”,有“五四”以来的优秀剧本“上海屋檐下”,还有两个著名的苏联剧本“她的朋友们”和“普拉东·克利契特”。希望他们在艰苦的艺术事业中作更大的努力。 (兰)
“第六纵队”是部好影片
如果你只是被这译名所吸引,想去找寻一些曲折惊险的故事,那就要失望了。可是这部影片给你的思想上的收获和艺术上的感受,要远比一部普通的“惊险片”丰富得多,深厚得多。你可以看到:一个天真无邪的法国年青人,在法西斯思想的影响下,怎样一步步陷下罪恶的深渊,终于举起手枪对准自己的母亲;一个生活在上流社会中的演员,怎样在生活的磨炼中成为一个坚强的爱国者,她一直强烈地执着地热爱自己的儿子,不相信他会变坏,当她的希望幻灭的时候,她才明白过来。
影片对一个历史阶段的法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作了高度的概括,而艺术构思却又是那么精确、巧妙而鲜明,从第一个镜头就紧紧地吸引住观众。
这影片原名“但丁街凶杀案”,译成“第六纵队”,不仅不恰当,而且拙劣得莫名其妙。 (怀湘)
法国影片“逃亡者”
“逃亡者”是“没有留下地址”的作者勒·夏诺阿的另一部电影。和“没有留下地址”一样,它也具有作者所固有那种朴实而明朗的风格。故事很简单,是写的三个法国人从德国集中营逃出来后的一段艰险的经历,可是作者却通过这个简单的故事,把三个不同的人物性格刻划得那样鲜明,把法国人民渴望自由、为和平而斗争的信念表现得那样凛然不可侵犯。影片的大部分的戏,是在一列驰骋着的列车车厢里发生的,但是因为作者处理得好,仍显得极为生动、有趣,一点也不给人单调、乏味的感觉。 (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