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党性和人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6-18
第8版()
专栏:

  党性和人性
  丁三
这里说的党性是共产党人的党性。
在有些人(例如北京大学讲师黄继忠)看来,党性和人性似不两立,有党性即无人性。何以见得?据说有些人原来跟朋友们无所不谈,但入了党,便疏远了,见了面也无话可谈;而有些党员原先跟群众格格不入,关系恶劣,但一旦被开除了党籍,反而变得可亲,跟大家交起朋友来了。这便是党性“扼杀”人性的证据。
在分析批判这个证据以前,我想先讲点常识,免得说我没有“人性”。正如没有抽象的人和党一样,也没有抽象的人性和党性。人性和党性都是历史的产物,是具体的东西。就人性说,从历史上看,原始社会的“茹毛饮血”是一种人性,“公私一体”也是一种人性。封建社会的“人吃人”是一种人性,暴动、起义也是一种人性。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剥削人”是一种人性,罢工、革命也是一种人性。从我国现状看,保卫社会主义是一种人性,破坏社会主义也是一种人性;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是一种人性,反对共产党的领导也是一种人性。从党内看,大批党员始终与群众共甘苦,有些党员渐渐脱离群众,有些党员有幼稚病,有些党员受了处分,有些党员被开除了党籍——凡此一切也都与各自的“人性”有关。这正是整党整风的伟大意义所在。正因为人性如此复杂,所以必须有党性,否则就不能有意识地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改造社会,改造世界,改造“人性”,创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世界。党性是共产主义的革命理想和现实主义的革命战斗精神的结合,是高尚人性的集中,是不断提高人性的领导力量,同时也是一切反动的、恶劣的人性的死对头。党性和人性矛盾而又统一。
所以从党性的观点看,有些人性必须加以发扬、扶植、发展;有些人性必须加以“压抑”、改造;有些人性必须加以“扼杀”。既然要走社会主义的路,难道人剥削人的自私自利的“人性”不应该加以“压抑”吗?难道反革命的“人性”不应该加以“扼杀”吗?压抑和扼杀这一类的人性,正是为了发扬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优美的人性,现代中国人应该大力培养的人性!
所以党性“扼杀”人性的现象,不一定都是坏现象,关键在于被“扼杀”的是哪一种“人性”。“跟朋友们无所不谈”好不好呢?第一,要看“朋友们”是什么人;第二,要看“无所不谈”的是什么事。如果入党以后减少了一点信口开河的自由主义,我看也没有什么不好,即使给人以“疏远”、“格格不入”的感觉,甚至被给予“压抑人性”的恶谥。至于被开除党籍以后“反而变得可亲”,“和大家交起朋友来了”,那也恰恰证明了党性并没有“扼杀”了人性,倒是某种人性“扼杀”了党性,所以入了党,又被开除出党了。
总而言之:为了提高人性,党性是难免要“压抑”甚至“扼杀”某种人性的。这就是不民主、不自由的证据吗?那也只能证明你的民主和自由不是我们的民主和自由。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啰。至于什么“有党性即无人性”的说法,那是对党性的彻头彻尾的污蔑,而这种污蔑也正是某种“人性”的具体表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