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顺耳”和“不顺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6-18
第8版()
专栏:

  “顺耳”和“不顺耳”
  岳军
解放军驻津某军医学校教授田大文说:“党报在今天以前不准人民说话,顺耳的给登,不顺耳的根本不给登;到了今日,虽然广开言路,大鸣大放,但实际上只是原则性的不疼不痒的话尚可以发表出来,真是列举真人真事触及痛处则绝对不给登。这样,就把人民的嘴给填死了;”(见6月10日天津日报)乍听起来,似乎在报上说话的都是“非人民”。党报有没有让人民说话呢?如果我简单地回答说,党报是代表人民说话,而且是充分让人民说话的,这不解决问题,田大文先生也许会说:你问过六亿人民的每个人或大部分人了?最好的办法还是问他自己:你自己算不算“人民”中的一个?如果算,那末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委机关报怎么会登你的发言呢?也许田先生又会说:“我这只是原则性的不痛不痒的话,所以尚可以发表出来。”那末,储安平的“向毛主席周总理提意见”,这算不算真人真事?依你看,他的所谓“党天下”的言论和葛佩琦的“不要共产党领导”的言论算不算“触及痛处”?
清华大学陈士骅副校长说得好:“有时候知识分子也不大讲道理。”这句话对某些人真是一言道破的。人民的嘴在解放前几乎被填死了,茶馆里贴着“请勿谈国家大事”的字条,在家说话要谨防隔墙有人偷听,进步报纸开天窗、被封闭。现在人民解放了,他们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能够畅所欲言。为什么田大文先生偏要否认这些事实?那只有一种解释:他们的屁股并不和人民坐在一起的。人民听来顺耳的话,他们听来却很不顺耳。人民要反对、肃清的贪污、浪费、官僚主义和反革命分子,而田大文却说:“三反、肃反都是糟糕透顶的运动。”(见6月10日天津日报)这不是很明白吗?他们的所谓“顺耳”、“不顺耳”和人民的“顺耳”、“不顺耳”恰恰是两回事;什么“社会主义”啦,什么“共产党领导”啦,什么“无产阶级专政”啦……这些实在太不顺耳了,而他们感到顺耳的,报上却偏偏没有,最近刚刚有一些顺耳的话出现,却遭到那么多人的反对,真是快把“人”的嘴“填死”了。从人民的立场看来,“填死”一些反社会主义的歪风,又有什么不好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