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新闻纪录影片的质量要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6-20
第8版()
专栏:读者中来

  新闻纪录影片的质量要提高
  一
我是一个普通的电影观众,也是一个业余电影放映员。看了人民日报上登载的“新闻纪录影片不受社会重视”的报道后,我觉得除了徐肖冰同志谈到的种种原因外,新闻纪录影片质量不高,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在我的印象里,报道会议情况的新闻片,总是:代表到京,会场全景,代表发言,通过决议,献花献旗。一年一度的“五一”、“十一”的纪录片很少特点。反映工业建设的影片大都只看见机器而看不到人。替这些影片加上“千篇一律”、“公式化”的帽子是不算过分的。这样的影片当然观众不欢迎了。因此我希望除了发行放映等方面重视新闻纪录片外,新闻纪录片工作者也应努力提高影片质量。
读者 萧文
  二
人民日报6月6日第七版上发表了“新闻纪录影片不受社会重视”的报道,其中提到新闻纪录片的宣传工作中的问题,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制片厂本身也负有一定责任。一般故事片厂在影片摄制过程中,就可以供给发行、放映单位一些宣传材料,供发行、放映单位做好影片的预告宣传,扩大社会影响;然而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宣传材料的供应常常是不及时的。远在西安、重庆等地的新闻电影院,由于事先得不到宣传材料,不得不抄录北京、天津等地报纸上刊载的新闻纪录片的广告中的词句来做宣传。而且新闻纪录影片的摄制计划变动也比较大,有些影片是突击完成的,这些影片常常是在正式公映前一两天放映、发行单位才能看到。如八一制片厂出品的“移山填海”,北京市各电影院就是在影片上映前一天的下午才看到的。时间这样仓促,做宣传工作也就感到困难了。
一个电影放映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